当前位置:首页 > 额尔敦-乌日勒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干和下丘脑TGF-β及PDGF的影响
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67]
37
其中,针刺阳经的作用最为明显。针灸治疗除了头针与体针治疗,还有电针、眼针、
舌针、火针、针刀、放血疗法、穴位埋线以及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方法。韩永升等人对MCAO/R大鼠模型取穴百会、水沟、内关以及三阴交,使用电针方法治疗。得出结论,电针能够提高MCAO/R大鼠脑组织内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以及轴突再生,增强细胞活性与存活能力,有效地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68]。根据近些年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可将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归结如下:可对脑组织发生形态学影响,比如降低血粘度、缩小梗死面积、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减轻缺血时脑电活动的抑制;减轻自由基损伤与过氧化反应;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防止钙超载;调节NO与内皮素(ET)水平;增加C-fox mRNA的表达,保护神经元,减轻脑组织损伤;抑制细胞凋亡[69]。
4.分析总结
缺血性中风是当前医院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也是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占全部脑中风70%~80%左右。关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方法,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的,疗效不很理想,不及使用中蒙医药治疗。究其原因,西药的针对性很强,所以其作用靶点单一。在病因确定后,才可以有目标的使用西药。因为本病诱因多种多样,有些诱发机制尚未查明,有些危险因素我们尚未发现,所以不能准确用药。并且,西药主要的治病机理为恢复血流、改善代谢、修复神经,但脑缺血后恢复血供会造成再灌注损伤,所以西药的疗效不是很理想。中蒙药强调整体观念以及辩证论治,中医基础理论融汇了医学与哲学等多种知识学说。虽然中医理论还不能够彻底地解释疾病,但它可帮助人们解除疾病。中医认为,健康的人体处在“阴平阳秘”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这种稳态遭到破坏,人体就进入了病理状态。中药采用天然药物,加减灵活,善于调养,处方可因人而异。中医治病是帮助病人重新构建和谐的身体,使阴阳得以平衡。帮助人体自我修复、抵抗外邪、战胜疾病。综合分析近些年采用中蒙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情况,药理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证明了中蒙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独特优势。
对于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当代学者普遍使用MCAO/R大鼠模型,试图筛选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首选方法。对于MCAO/R大鼠模型的制作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地改善,我们要在实验中不断摸索,确保模型的创新性、合理性与成功性。模型的制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该全面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在制备MCAO/R大鼠模型的过程中,应
38 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充分注意无菌性操作、麻醉剂的选择、大鼠类型的选择、线栓的制备方法、线栓的插入方法以及线栓的插入深度等[70]。目前对于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是一个重要趋势,包括诊断方法的结合,使用西医现代化的诊断设备,弥补中医辨证的不足;治疗方法的结合,急性期常用西药治疗,缓解期使用中蒙医药治疗;分析方法的结合,借助于对细胞因子、细胞分子含量的分析,确定中蒙药的作用机制,判断中蒙药的疗效。
5.前景展望
治疗缺血性中风需要采用疗效较好并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近些年,开展了大量对于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笔者认为应将以下几方面作为今后实验研究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重点:
第一,在开始实验以前,要更好的设计实验计划。因为如果缺乏合理的实验设计,一定会降低实验结果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重复性。实验设计应该坚持以下原则: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严格的选择研究对象,对照组的设立要采用随机分组并遵循“盲法”原则,使用规定统一的治疗方法,选择客观的疗效观察指标,选择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以及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等;
第二,MCAO/R大鼠模型制作没有标准化。需要改进模型,以降低大鼠的病死率、降低实验的差异性、确保模型的复制成功、使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的发病机制为目标。选择出模型制作的最佳方法,将MCAO/R大鼠模型的制作标准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要加强实验研究,更努力的寻找治疗缺血性中风更有效的方法。虽然普遍认为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看到,单纯采用补气活血或者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会导致再灌注损伤。采用祛痰利水的方法治疗,在用药近期会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可能会导致血液进入高凝状态。笔者认为需要多做实验,努力将各治疗方法的优点相结合,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治则治法;
第四,通过实验更全面的分析各种中蒙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结合对治则治法的探索,通过实验加强对中蒙药新方剂的研究、新制剂的开发。目前治疗缺血性中风多数配方还依照古代经典方剂,成药制作还使用九十年代的制作工艺。因此要采用更优秀的方剂配伍,使用更先进的制作方式,制作出剂型合理、疗效确切并且作用迅速的新制剂;
第五,随着中蒙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临床医师学者的研究方向应将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更好的相结合,要努力早日将中蒙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早日通过中医基
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39
础理论解释清楚疾病的本质。继续努力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靶点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研究,为中蒙医药的临床应用、治法创新以及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揭示中蒙药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中风的防治方法,进一步确定治疗各型中风首选方剂。
参考文献
[1]刘旺华,李花,周小青.论神经细胞外基质与中医脾土相关及其对脑缺血保护的启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3):5-6,56
[2]熊旭东.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6-336
[3]林岚,苏美仙.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J].辽宁医学杂志,2013,27(1):20-22
[4]郭笑冬.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33
[5]白春娇,王廷华.神经营养因子研究现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30-35 [6]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87-295 [7]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195-196
[8]杨玉梅,李月玲,武宇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蒙藏药治疗及研究现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1):64-66
[9]桑杰扎木苏.兰塔布[M].呼和浩特:民族出版社.1987:508
[10]Durukan A,Tatlisumak T.Acute ischemic stroke:overview of major experimental rodent
models,pathophysiology,and
therapy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07,87(1):179-197
[11]汪飞,储照虎,赵守才.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制备[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4-17
[12]Koizumi J,Yoshida Y,Nakazawa T,et al.Experimental studies of ischemia brain edema:1.A new experimental model of cerebral embolism in rats in whichrecirculation can be introduced the ischemia area[J].Jpn J Stroke,1986,8(5):1-8
[13]Kuge Y,Minematsu K,Yamaguchi T,et al.Nylon monofilament for intraluminal
40 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J].stroke,1995, 26(9):1655-1657 [14]Zea-Longa Z,Weinste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1):84-91
[15]康涛,张洪.经颈总动脉和经颈外动脉制作大鼠MCAO模型的比较[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3,7(3):29-33
[16]谢宁,段新芬,牛英才.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动物模型影响因素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2(14):51-53
[17]陈卫伟,杨留才,潘施文,等.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50):9377-9380
[18]杨德兵,张利宏,马存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6(2):27-28
[19]张成英,赵旭东.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插线部位的选择[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2):110-111
[20]李克明,武继彪,隋在云,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手术操作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23-24
[21]刘亢丁,苏志强,李逸平.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改进与评价[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2):87-89
[22]李胜,雷征霖.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6):341-343
[23]何秋,刘美洁,朴英善,等.栓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4):343-346
[24]Ding Y,Li J,Luan X, et al.Local saline infusion into ischemic territory induces regional brain cooling and neuroprotection in rats with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Neurosurgery, 2004, 54(4): 956-965
[25]吴浩,吉训明,赵喜庆,等.改良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12):550-553
[26]张小冲,赵浩,马建华,等.线栓法大鼠MCAO模型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6):55-58
[27]赵正梅.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的技术改进与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