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2.9 主要符号表
(1)全文中常用的符号及意义在主要符号表中列出; (2)符号排列顺序按英文及其它相关文字顺序排出;
(3)主要符号表页码另编(用i、ii、iii特殊符号等进行编码,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居中),不加页眉。
注:主要符号表要求双面打印、装订。 3.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5万字符,博士学位论文不少于10万字符(含图表)。 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展望、参考文献、论文发表情况、致谢及附录等。
按照目录中的一级标注,相应在文中标注以上内容,同时另起一页。 3.1 前言(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前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诠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前言中不必赘述。
3.2正文(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学位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现场试验与观测,以及图表,形成的论点和结论。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在引用处注出参考文献序号,严禁抄袭、占有他人的成果。注意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不要在标题后标注,一般在所引用的作者名后上标,如张思德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
正文中的中文字体除各级标题、图、表标题特别说明采用规定字体和字号外,一律采用宋体小四号,西文字母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3论文的插图、表格、公式(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1)插图
① 所有插图按分章编号,如第1章,第3张图为“图1-3”,所有插图均需有图题(图的说明,中英文对照),图号及图题应在图的下方五号黑体居中标出,前后各3磅;
② 一幅图如有若干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
5
③ 插图须紧跟文述。在正文中,一般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④ 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
⑤ 坐标图中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沿坐标轴指向顺序标出),应按国际标准(SI)标注,例如:kW,m/s,N·m等;字体用小五号宋体。
⑥ 提供照片应大小适宜,主题明确,层次清楚,照片一定要有放大倍数;图表的绘图区大小适宜,一般为7×11cm,双坐标图、非曲线图需有边框(即图2-1的上线和右线、图2-6的上线);单坐标的曲线图无上、右边框。如:
45403530博士点个数硕士点个数个数25201510501981198419861990199319961998200020032005年度
图2-1 天津科技大学学位授权点发展情况
Fig. 2-1 Development of ……..
5431008060402100306090120150180运行时间 (d)C/N C/N+NH3-N去除率NH4-N去除率 200210NH4+-N去除率 (%)C/N
图2-6运行期间内NH4+-N去除率与C/N的关系
Fig. 2-6 The relationship of……..
6
图表坐标轴应为均匀刻度,图表各系列格式避免用黄色和兰色等颜色,以免打印不清楚。
⑦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例尽量放在图表内,不要放在图表旁边,而且图例无边框。
⑧ 插图中须完整标注实验条件、结构参数等;
⑨ 图中文字字体不宜太大,一般为宋体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 ⑩ 使用他人插图须注明出处。 (2)表格
① 表格应按章编号,如表2-1,并需有表题(表的说明,中英文对照),表格应为三线表(特殊情况例外)。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右”、“//”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② 表号及表标题用五号黑体在表格上方居中排列,前后各3磅,表内中文一般用五号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
③ 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文述。若为大表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
④ 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3)同一实验数据,图、表择其一,选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① 公式一律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及正文中的变量均采用斜体字,均需有公式编号;
② 公式号按章编排,如式(2-3),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
③ 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家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单位和数值之间需加空格;
④ 公式中用字、符号、字体要符合科学规范。较长的公式,转行时居中排列,转行只能在+、-、*、/处,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3.4 结论(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结论是最终和总体的总结,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语句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3.5 展望(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7
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3.6 参考文献(硕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3;博士学位论文见附件14) 3.6.1一般要求
(1)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应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 (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的次序列出; (5)参考文献的数量
工科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150篇以上,其中近年的外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50%以上;
工、理、医科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80篇以上,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50%以上;
(6)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律编排在论文结束后;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编排在各章之后。
3.6.2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其中标点符号都要在全角下录入) 期刊、专著、学位论文及英文期刊将严格按下列格式进行著录。
3.6.2.1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
报,2001,32(1):51-53.
3.6.2.2 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如:
[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3.6.2.3 会议论文集:[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3]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
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3.6.2.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