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方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8课 走近机器人
教学目标
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 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诞生
“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
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
21
2000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二)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三)机器人的分类
简要介绍我国对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三、课堂活动
1.将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
2.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3.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
22
第9课 机器人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2.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机器人处理信息的过程。
2.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熟识机器人各组件的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对新事物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2.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难点: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准备
1.机器人相关组件实物或模型。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和人类一样,也拥有“器官”,正是靠这些“器官”,机器人才能获取、判断与处理信息。下面,我们就去熟悉一下机器人的这些神奇的“器官”吧!
23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基本组成
简要介绍机器人的三大组成系统: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并介绍它们各自的作用。
(二)机器人的组件
通过相关图片、实物或模型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件,主要包括大脑、电力单元、传感器、动作及反馈设备、机身及装饰物。
三、课堂活动
1.全班随机分为四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同时每组选定一个机器人。
2.找出选定的机器人都使用了哪些组件,并通过书籍、网络等工具找出这些组件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所选定机器人的构成组件及其功能,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与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如果让同学们来设计一个机器人,你们希望它具备哪些功能呢?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什么组件来实现呢?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