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5月份)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9年安徽师大附中高考物理最后一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滑片P处于滑动变阻器中央位置,当一束单色光照到此装置的碱金属表面K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仅增大该单色光入射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电流表示数也增大 B. 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碱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C. 保持频率不变,当光强减弱时,发射光电子的时间将明显增加 D. 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则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若仅增大该单色光入射的强度,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变,因此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但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电子数增多,因此光电流增大,故选项A错误;逸出功由金属材料自身决定,与是否有光照无关,故B正确;发生光电效应不需要时间积累,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即可,故选项C错误;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则电压表所分配的电压减小,因而电压是反向电压,因此电压减小时,光电子更容易到达A极形成电流,电流表示数反而增大,故选项D错误。 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光电效应方程EKm?h??W0,知道打出的光电子的数目的多少与光子的数目多少有关。
2.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2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t=1s时物体的速度为4m/s C. t=1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 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0~1s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 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
B.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大小代 表速度的变化量,则1s内速度变化
1?v??4?1m/s?2m/s,
2由于初速度为vo=2m/s, 故1s末的速度为4m/s,B正确; C.0~1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1s后加 速度反向,物体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方向运动, C错误;
D.0~2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
1?v??4?1?1?2m/s?0m/s,
2初速度为vo=2m/s,
2s末物体的速度为2m/s,仍沿原方向运动, D错误。
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右端,已知物体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须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从物体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 )
mv2A.
4mv2B.
2
C. mv2 D. 2mv2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D.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f??mg,
对于木板,要保持速度v不变,有
F?f??mg。
对于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ma,
解得:a??g,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t?vv?, a?g此时木块的位移
v2s?vt?,
?g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做功:
v2W?Fs??mg??mv2,
?g故C正确,ABD错误。
4.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正式公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光速为c),所以称为黑洞。已知某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的逃逸速度公式为v?2Gm,如果天文学家观测到R距离某黑洞r的天体以速度v绕该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该黑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v2rA. 该黑洞质量为
G
B. 该黑洞质量为Gv2r
2v2rC. 该黑洞的最小半径为2
c2v2rD. 该黑洞最大半径为2
c【答案】D 【解析】
【详解】AB.黑洞实际为一天体,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 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对黑洞表面某一质量为m得物体有:
GMmv2?m, r2rv2r即有M?,
G故AB错误;
CD.设黑洞的半径为R,依题意,需要满足
2Gm?c, R的
2GM2v2r即有R??2, 2cc2v2r该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
c故C错误,D正确。
5.图中四个物体由金属圆环组成,它们所用材质和圆环半径都相同,2环较细,其余五个粗环粗细相同,3和4分别由两个相同粗环焊接而成,在焊点处沿两环环心连线方向割开一个小缺口(假设缺口处对环形、质量和电阻的影响均不计).四个物体均位于竖直平面内.空间存在着方向水平且与环面垂直、下边界为过MN的水平面的匀强磁场.1、2、3的下边缘均与MN相切,4的两环环心连线竖直,小缺口位于MN上,已知圆环的半径远大于导线的直径.现将四个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则(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