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版 2014届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之分析概括题
赣榆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学案 编写人 魏晓东 审核人:陈明良 编号 印制日期:2014-2-25 使用日期2014-2-28 班级 组别 姓名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概括题
【学习目标】
1、学习高考考点要求
2、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析概括题题型。 3、能做各种论述类文本的分析概括题。 【解读考点】 分析综合 C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 【命题特点】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知识整合】
论述类文本阅读要关注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通过筛选、整合和概括有关信息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是阅读的首要任务。文章的重要内容指以下三点:①关于主旨、作者主张的重要概念,②文章的主要观点,③文章主要观点建立的理由或依据。考生可围绕这三项内容,整体把握全文,提取、概括出文章的重要内容。
【典例导航】
【命题角度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对社会、人生、自然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所要承载的作者的各种丰富的情感,所要展示的作者的胸襟与抱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懂得去把握这种观点态度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
1.直露的观点态度
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4)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来体现。
2.含蓄的观点态度
含蓄的观点态度的把握难度就大一些,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把握:(1)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分析方法
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②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其标志性语词往往是“认为”、“以为”、“感到”等。 ③ 抓住文中运用的材料。
论述文,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特别是正反的事实材料,其中往往蕴含了作者的好恶感情。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④.抓住作者的评述。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⑤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题干要求等。
1
赣榆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学案 编写人 魏晓东 审核人:陈明良 编号 印制日期:2014-2-25 使用日期2014-2-28 班级 组别 姓名
【典1】2009 说异
詹克明
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 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
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
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
(2)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归纳总结】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论述类文本阅读对文章观点的考查要点在于对观点的提取和概括。如何提取、概括呢?
【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题。(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
何必温馨?
周国平
①不太喜欢温馨这个词。我写文章有时也用它,但尽量少用。不论哪个词,一旦成为一个热门、时髦、流行的词,我就对它厌烦了。
②温馨本来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词,如今居然摇身一变,俨然是形容词家族中脱颖而出
2
赣榆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学案 编写人 魏晓东 审核人:陈明良 编号 印制日期:2014-2-25 使用日期2014-2-28 班级 组别 姓名
的一位通俗红歌星。她到处走穴,频频亮相,泛滥于歌词中,散文中,商品广告中。以至于在日常言谈中,人们也可以脱口说出这个文绉绉的词了,宛如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女歌星的名字。
③可是,仔细想想,究竟什么是温馨呢?温馨的爱、温馨的家、温馨的时光、温馨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朦朦胧胧,含含糊糊,反正我想不明白。也许,正是词义上的模糊不清增加了这个词的魅力,能够激起说者和听者一些非常美好但也非常空洞的联想。
④而事实上,我无须举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达吉亚娜,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例子,每一个经历过热恋的人都不妨自问,真爱是否只有甜蜜,没有苦涩,只有和谐,没有冲突,只有温暖的春天,没有炎夏和寒冬?我不否认爱情中也有温馨的时刻,即两情相悦、心满意足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自有其价值,可是,倘若把它树为爱情的最高境界,就会扼杀一切深邃的爱情所固有的悲剧性因素,把爱情降为平庸的人间喜剧。
⑤比较起来,温馨对于家庭来说倒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概念。家是一个窝,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舒适、安宁、气氛浓郁的窝。不过,我们也该记住,如果爱情要在家庭中继续生长,就仍然会有种种亦悲亦喜的冲突和矛盾。一味地温馨,试图抹去一切不和谐音,结果不是磨灭掉夫妇双方的个性,从而窒息爱情,就是造成升平的假象,使被掩盖的差异终于演变为不可愈合的裂痕。
⑥此外,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复有壮丽的人生。困境和逆境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儿不温馨。
⑦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许多广告画面,画面上是各种高档的家具、家用电器、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等等,随之响起同一句画外音:“??伴你度一个温馨的人生。”一点也不错!舒适的环境,安逸的氛围,精美的物质享受,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理想,这就是“温馨”一词的确切的现代含义!这个听起来好像颇浪漫的词,其实包含着非常务实的意思,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一种讲究实际的人生态度。不要跟我们提罗密欧了吧,爱就要爱得惬意。不要跟我们提哈姆雷特了吧,活就要活得轻松。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
⑧我丝毫不反对实在的生活情趣。和突出政治时代到处膨胀的权力野心相比,我倒是觉着这是一个进步。然而,实在的生活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决非限于舒适安逸。使我反感的是“温馨”这个流行词所标志的人们精神上的平庸化,在这个女歌星的唱遍千家万户的温软歌声中,一切人的爱情和人生变得如此雷同,就像当今一切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如此雷同一样。听着这些流行歌曲,我不禁缅怀起歌剧《卡门》的音乐和它所讴歌的那种惊心动魄的爱情和人生来了。 (有删改)
17.作者对有些人“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让我们回归最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作何评价?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述。(6分)
【命题角度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所谓“要点”“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必须依据文本特点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①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②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③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①论述了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②对文章的价值判断。
3
赣榆一中高三年级语文学案 编写人 魏晓东 审核人:陈明良 编号 印制日期:2014-2-25 使用日期2014-2-28 班级 组别 姓名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能力点多数情况下是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联系在一起的。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语句表述。这里所说的“信息”,一定是文中的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
【典2】
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15.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典3】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