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56:22

高中生物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教案 新人教版必

修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2)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3)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4)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识记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细胞的呼吸和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把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总结。 [情境创设]

学生:把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结论总结。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实验,知道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师生互动]

(一)有氧呼吸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复习线粒体的结构

师: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

生: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即

C6H12O6+O2CO2+H2O+能量

教师: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P93~P94相关内容。

教师: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对照图(图5-9)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 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②第一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一部分被ADP捕获(把ADP转变成ATP),并脱下[H]。这一过程在细胞质的基质完成。

③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脱[H],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④第三阶段,前两阶段脱下的[H]在线粒体内,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大量的ATP。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2O中的O,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自O2),接着提出,消耗6分子的O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2O,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2O,又需要24个H,一分子的C6H12O6,只有12个H,差12个H来自哪里?最后指出,呼吸作用还消耗水。因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应改为:

C6H12O6+6O2+6H2O6CO2+12H 2O+能量才能反映其本质。解决了这一环节,其他物质的来龙去脉就可迅速解释清楚。

②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P94小字。

教师: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2 870 kJ的能量,其中 1 161 kJ左右的能量被ADP捕获,储存在ATP中(约38 mol的ATP)。可见,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40%储存在ATP中,用于推动其他生命活动。其余以热的

形式散失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如新鲜蔬菜、粮食等保存,通过控制呼吸速率,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教师: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学生: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另外,从能量角度看,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的第一步产生4 mol的ATP,其余34 mol的ATP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因此,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有氧呼吸全过程 3.归纳有氧呼吸概念

教师:请同学们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学生: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过程

教师:除前节课我们探究过的酵母菌以外,还有许多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P94~P95相关内容。

教师: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否相同? 学生: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 教师:接下来两者有何不同?

学生:在有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脱下的氢与氧气结合而消耗,即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作用下,利用第一阶段脱下的氢,把丙酮酸还原成酒精或乳酸。因此,两种呼吸作用是在丙酮酸后分道扬镳的。

教师:请学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教师:两种呼吸作用,有何共同点?

学生:两种呼吸作用,不仅在过程上有共同点,而且都具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

教师:两种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学生:无氧呼吸,由于没有彻底分解有机物,所以释放的能量少,合成ATP少。因此,利用有机物分解获得ATP的效率低。

教师:无氧呼吸是否有害?

学生: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如酒精和乳酸,在细胞中大量积累,对细胞有毒害。因此大多数生物不能长时间用无氧呼吸维持生命,涝田时应及时排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无氧呼吸是否有利?

学生:生物体或部分器官组织在缺氧条件下,作为有氧呼吸的补充,是生物的适应

性的表现(举例)。

教师:在远古时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那时微生物的呼吸是无氧呼吸。随着大气中出现了氧气,细胞内出现了有氧呼吸的酶类,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出有氧呼吸。由于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优越,有氧呼吸逐渐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主要呼吸形式,但还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使生物体或部分器官组织在缺氧条件下,作为有氧呼吸的补充,是生物的适应性的表现(举例)。

有些微生物,至今仍只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对其有很多利用 (举例)。

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无氧呼吸全过程。 2.归纳无氧呼吸概念

教师: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精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

学生: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3.发酵

无氧呼吸如果不用于高等动植物和人体,而用于微生物则叫做发酵。需要指出的是,工业上所说的发酵,并非完全是无氧的,如醋酸发酵就是需要氧的。

(三)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要求学生完成下表

呼吸场所 是否需氧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联 系 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需氧 二氧化碳和水 较多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 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 较少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从丙酮酸开始,它们才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师:对照课本P95,说出它们应用的呼吸原理。 学生:(1)控制呼吸条件,造成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如课本中的“创可贴”,中耕松土应用的是有氧呼吸;酸菜、面包、酿酒应用的是无氧呼吸。

(2)抑制酶活性、抑制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分解速度等。低温、减少水分,加CO2、N2等。

[教师精讲]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全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4[H]+2ATP 第二阶段:2丙酮酸6CO2+20[H]+2ATP 第三阶段:6O2+24[H] 12H2O+34ATP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机物脱去氢,脱下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又脱去CO2,分解成无机物。从能量的角度看,有氧呼吸是在有机物的逐渐分解中,使储存在有机物

中的能量逐步释放,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另一部分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有氧呼吸之所以能正常进行,是因为线粒体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机物之所以彻底氧化分解,是因为有氧气的参加。

2.无氧呼吸:只需相应的酶,不需要氧气,在有氧气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从物质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于缺氧,C6H12O6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如C3H6O3(乳酸)、C2H5OH(酒精)。从能量的角度看,因为分解不彻底,氧化产物中严寒储存着能量,所以释放少。无氧呼吸不一定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种子的胚芽早期,在有氧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但一些高等植物在通气不良时,会诱发无氧呼吸,如苹果、梨储存久了就会产生酒味。因为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一般陆生植物不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联系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都产生丙酮酸,两种呼吸作用是在丙酮酸后分道扬镳的。

(2)两种呼吸作用不仅在过程上有共同点,而且在本质上也有共同点,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4.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主要是从控制反应的条件来应用的,如有无氧气、水分、温度等。 [评价反馈]

学生做课本探究练习题,教师检查评讲。 [课堂小结] 1.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布置作业]

练习P96:1、2、3、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2)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3)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4)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