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基本)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基本)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06:01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唯有平时加倍努力,考试万分仔细。

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58、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 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 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与L,h之间存在关系μ=h/L,如 图7所示。

59、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皮带对物作功产生的热量为

12mv,212mv,电动机对皮带作功mv2。滑动时间内,皮带对地的位移为物的两倍。 260、站在甲船上拉乙船,人做的功等于W=F(S甲+S乙),人做功的功率等于P=F(V甲+V乙)。

附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六、 电场

45、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44、分析物理问题时,可将研究对象进行分割或填补,从而使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使非对称体转化为对称体,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而割补的对象可以是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量、物理图线等。例:大的带电金属板等效成点电荷、不规则导线的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有缺口的带电环中心场强的计算、确定振动状态的传播时间常补画波形图。

46、等量的同种电荷的中点,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等量异种电荷的中点,场强不为零,电

势为零。

45、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平均值。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

与距离成正比。

46、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无穷远处电势(能)为0.

47、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若始终与电源相连,仅改变

正对面积时,场强不变。

48、带电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常用等效“重力”法。

49、同种电性的电荷经同一电场加速、再经同一电场偏转,打在同一点上。.

七、磁场

57、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

50、洛仑兹力永不做功,但是可以通过分力做功传递能量。 51、“确定圆心、计算半径、作轨迹、”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其中画轨迹是处理临界与极值问题的核心。当速度大小不变而确定粒子到达的区域时,要善于进行动态分析,即首先选一个速度方向(如水平方向)然后从0度开始改变速度方向,分析轨迹变化,从而找出在角度变化时可能出现的临界值与极值。

52、点电荷在圆形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轨道的弦越长,圆心角越大,运动时间就越长。

当圆形区域的直径为圆轨道的弦长时,点电荷的运动时间最长。

53、在有匀场磁场的复合场中,若带电粒子作直线运动,那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考试,关键在于易中题,关键在于各科协调!

5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唯有平时加倍努力,考试万分仔细。

54、从直线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

边界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中,沿径向射入的粒子, 必沿径向射出。

55、如图12,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的带电粒子,出电场后垂

直进入匀强磁场,在匀强磁场的直边界上,射入点与 射出点之间的间隔与初速有关,与偏转电压无关。 56、速度选择器的粒子运动方向的单向性;回旋加速器中

的最大动能Emax在B一定时由R决定,加速时间t还与旋转次数有关;霍耳效应中载流子 对电势高低的影响;

八、 电磁感应

58、楞次定律的推论:相见时难别亦难,面积变化来相伴,即在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磁感

应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的原因,若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则阻碍相对运动;若是由电流变化引起的,则阻碍电流变化的趋势。

59、矩形金属线框从一定高度落入有水平边界的匀强磁场,可以先作加速度逐渐减少的加速运

动,再作匀速运动;可以先作加速度逐渐减少的减速运动,再作匀速运动;可以一直作匀速运动;不可以作匀减速运动。

60、长为L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以其中一端为圆心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

2

的感应电动势 Ε=BLω/2,ω为导体棒的角速度。 61、电磁感应现象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电能。

62、当只有动生电动势时,切割磁感线的部分相当于电源,电源的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作出等效电路图。

63、如图6所示,含电容C的金属导轨L,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质量为m的金属棒跨在导轨上,在恒力F的作用下, 做匀加速运动,电流i=Cbla, 且加速度a=F/(m+B2L2C)。 64、在电磁感应问题中经常求感应电量, Q?n??。 R?r65自感现象 :通电自感线圈吸收能量,断电自感线圈放出能量。

九、 恒定电流

66、电解液导电时双向电流要叠加。

67、在闭合电路里,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或减小),一定会导致总电阻的增大(或减小),

2总电流的减小(或增大),路端电压的增大(或减小)。

E68、当外电阻R等于内电阻r即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P出= 。

4r12 ,称为对69、外电路电阻分别为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皆为P,则电源内阻r=偶电阻.

70、如图7所示,相同材料的金属丝围成矩形,放在匀场磁场中,当金

属棒AB从ab附近向右匀速滑动时,AB间的外电阻先变大再变小。

71、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采用外接法(图1):ε测<ε真

RR

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考试,关键在于易中题,关键在于各科协调!

6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唯有平时加倍努力,考试万分仔细。

r测<r真;若采用内接法(图4):ε测=ε真 r测>r真。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电源内阻较小(如干电池)则采用内接法,若电源内阻较大(如发电机)则采用外接法。(内外接对滑动变阻器而言)。

72、半偏法测电阻:若测电流表内阻(图9),电阻箱应和电流表并联与大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且R测<R真 ; 若测伏特表内阻(图10),电阻箱应和伏特表串联与小电阻滑动变阻器并联,且R测>R真.

AVAV73、伏安法的内接、外接判断: x , x 74、内外接法测电阻的测量误差:R内>R真>R外

75、测电阻的方法有:欧姆表法、伏安法、替代法、利用串并联关系法、半偏法、电桥法(图11)等这是设计电路的依据。

R??R?R外接法R??R?R内接法

76、下列四种情况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

⑴.电压从0调起。⑵.多测几组电压、电流值⑶.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远小于被测电阻值。⑷.滑动变阻器做限流式连接时,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不符合要求。

77、游标卡尺读数时不要以游标的左边缘为基准读取主尺上的示数;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

意:固定刻度上的半毫米线是否露出。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向后估读一位,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即测量结果若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欧姆档不需估读,换档需重新电阻调零,并且指针要在“中值”附近。

78、静电计与伏特表在测电压上的差异:静电计无电流流过;伏特表有弱电流流过表头。

79、万用电表无论是测电流、电压、电阻还是判断二极管的极性,电流总是从“+”极孔进,“-”极孔出。

80、万用电表使用时要注意断电测量、换挡的依据、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十、交流电

81、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ε=NBSωsinωt.线圈平面

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考试,关键在于易中题,关键在于各科协调!

7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唯有平时加倍努力,考试万分仔细。

垂直于磁场时Ε=0,平行于磁场时ε=NBSω。且与线圈形状,转轴位置无关

181、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对整个波形、半个波形、甚至4个波形都成立。 82、理想变压器;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思路)

①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1/U2=n1/n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1/n1=U2/n2=U3/n3=……

②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入=P出,即P1=P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1=P2+P3+……

③电流思路.由I=P/U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1/I2=n2/n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1I1=n2I2+n3I3+……

82.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下图所示,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流电,则( )

A. 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B. 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 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 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83、远距离输电:

功率之间的关系是:P1=P1/,P2=P2/,P1/=Pr=P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U1n1U2n2?,?,U1??Ur?U2。 ?U2?n2?U1?n1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II1n1n??,2?2,I1??Ir?I2.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n2I1?n1I22r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U1?2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Pr?Ir,Ur?Irr,而不能用Pr?。

rP1?L1, 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Pr????????U???2SSU1?1?2考试时总是感觉有些难,看了答案才知道简单

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点,就能够跨过分数线! 做对自己会做的题,拿到可以得到的分!

关键在自己,关键在考试,关键在于易中题,关键在于各科协调!

8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常用二级结论(基本)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唯有平时加倍努力,考试万分仔细。 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58、物体由斜面上高为h的位置滑下来,滑到平面上的另一点 停下来,若L是释放点到停止点的水平总距离,则物体的与 滑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μ与L,h之间存在关系μ=h/L,如 图7所示。 59、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皮带对物作功产生的热量为12mv,212mv,电动机对皮带作功mv2。滑动时间内,皮带对地的位移为物的两倍。 260、站在甲船上拉乙船,人做的功等于W=F(S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