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50:41

①3号实验数据点; ②画出(4)

图线。

图像的斜率与__________有关。

四、解答题

21.“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返回舱于2005年10月17日4时11分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在离地10km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设返回舱总质量M=950.4kg,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的坐标为(8,0),CD是平行横轴的直线,交纵轴于C点,C的坐标为(0,12),g取10m/s,请解决下列问题:

2

(1)在初始时刻v0=120m/s时,它的加速度多大? (2)推证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算出其数值。

(3)返回舱在距离高度h=2m时,飞船底部的4个反推力小火箭点火工作,使其速度由12m/s迅速减至2m/s后落在地面上,若忽略燃料质量的减少对返回舱总质量的影响,并忽略此阶段速度变化而引起空气阻力的变化,试估算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但不粘连)在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斜面底端是一小段光滑的圆弧,其末端切线水平),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一质量为m的物块A从斜面上距离斜面底端8m处由静止释放,最后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左端滑出,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木板的长度L=8m,物块A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有多大? (2)物块A与木板B的质量之比m/M为多少?

(3)物块A从开始下滑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

23.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P和Q,中间用轻质杆固定连接,杆长为L,在离P球处有一个光滑固定轴O,如图所示.现在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自由释放,在Q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点位置时,求:

(1)小球P的速度大小;

(2)固定轴O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3)在此过程中小球P机械能的变化量。

24.如图所示,半径为R=0.7m的光滑圆弧槽固定在小车上,圆弧的对称轴为经过圆心的直线,圆弧的圆心角为120度。有一小球质量为m=1Kg静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小车和小球一起以v=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计算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离圆弧最低点的最大竖直高度。(已知最后小球会离开圆弧槽,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碰到障碍物)

2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t=0时,车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t=12s时,平板车停止运动,此后平板车始终静止。g取10m/s,在运动过程中物块未从平板车上掉下。 (1)求t=3s时物块的加速度; (2)求t=8s时物块的速度。

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A B C A A D D 二、填空题 13.b; c; 不在 14. 任何, 真空中的点电荷 15.5

C D Pmv12v216.

v1Pv2?Pv117.

4mg 3三、实验题

18.M>>m; 0.50; ; 未平衡摩擦力;

19.O点 两细绳的方向 O 细绳的方向

20.A 平衡摩擦力 ,小重物的质量

四、解答题 21.(1)a1,其大小为:

;(2)

;(3)

【解析】根据速度图象性质可知,在初始v0=120m/s时,过A点切线的斜率既为此时的加速度,设为

(2)由图知,返回舱的v – t图的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是以v1=12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设返回舱所受空气浮力为F,在t=0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速度为

时,

返回舱受力平衡,即有: 由以上并代入数据解得:

(3)设每支小火箭的平均推力为F0,反推加速度大小为a2,着地速度为v2

由题意知,返回舱在距离地高度h=2m前,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返回舱在着地前的加速度由4个小火箭的反推力产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由运动学公式知: 联立以上并代入数据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得理解以及对v-t图像的认识,要理解图像中斜率所代表的含义,正确求解本题。

22.(1)v=8m/s (2)【解析】

(3)t=2s

试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可以求得末速度;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左端滑出,说明此时它们的速度相等,由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出质量之比;运动的时间在前两问中都能求出,总时间就好求了. (1)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由所以

,由

得:

; ,

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

(2)物块A在B上滑动时,A的加速度大小

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

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左端滑出,即:物块A在木板B左端时两者速度相等; 设物块A在木板B上滑行的时间t,速度关系:

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左端滑出,位移关系:,

解得:,

(3)物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物块A在木板B上滑行的时间t=2s,

物块A从开始下滑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的时间

23.(1)(2),杆对小球Q是向上的拉力(3)

【解析】(1)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根据圆周运动规律:,联立求解得:,;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P在最高点有:

解得,负号表示杆对小球P是向上的支持力。

对于小球Q:,解得,杆对小球Q是向上的拉力,

,方向竖直向下;

固定轴O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为: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①3号实验数据点; ②画出(4)图线。 图像的斜率与__________有关。 四、解答题 21.“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返回舱于2005年10月17日4时11分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在离地10km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设返回舱总质量M=950.4kg,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的坐标为(8,0),CD是平行横轴的直线,交纵轴于C点,C的坐标为(0,12),g取10m/s,请解决下列问题: 2 (1)在初始时刻v0=120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