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2015学年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关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26.(2分)(2014秋?青浦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 B.人体所需维生素是微量的
C.维生素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D.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可以大量储存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维生素C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解答】解:A、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A正确;
B、人体所需维生素是微量的,B正确;
C、维生素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大量储存,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的作用和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27.(2分)(2014秋?青浦区校级月考)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汗液中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具有杀菌作用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第37页(共60页)
+
﹣
【分析】1、体内水少或盐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解:A、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汗液中含有乳酸,没有丙酮酸,B错误;
C、Na+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正确;
D、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8.(2分)(2014?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分析】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
第38页(共60页)
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选项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选项正确;
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选项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9.(2分)(2013秋?灵山县校级期中)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B.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C.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解: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可能与PEPCKI在细
第39页(共60页)
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A正确;
B、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抑制非糖物质的转化并不能治疗糖尿病,B错误;
C、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C正确; D、据图示过程可知,该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识记糖尿病的病因;识记胰岛细胞既受血糖的直接刺激,同时也受下丘脑的调节.
30.(2分)(2016秋?涟源市期中)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 )
A.p﹣q+1 B.p﹣q C.q﹣p﹣1 D.q﹣p+1
【分析】分析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赖氨酸含有2个氨基,其余三种氨基酸分子均只含有一个氨基,因此根据N原子数目可以推断该多肽所含氨基酸数目;四种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1个羧基,半胱氨酸含有1个S元素.
【解答】解:分析题图中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可知,半胱氨酸含有1个S原子,因此分子式为CxHyOpNqS的多肽链中含有1个半胱氨酸;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四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设赖氨酸的数目是m,根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定律可得关系式:氨基酸的个数=q﹣m,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的数目=肽键中的氧原子+肽链一端﹣COOH中的氧原子=P=(q﹣m﹣1)+2,解得:m=q﹣P+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40页(共6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