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整体性和差异性 - 高三地理第一复习资料 - 图文

整体性和差异性 - 高三地理第一复习资料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26:01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说课稿

说课人:黄 洁

【命题趋向】

本专题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二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对于第一部分高考将会着重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地表景观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陆地上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1)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7)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基础分析。 高考重点:

一.考核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地理学核心理理论之一,因此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地表景观特征是高考重点内容。

二.考核形式: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考查自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特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三.考核能力:注意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命题趋向: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与其他地理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是高考必考内容。而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的不同自然带的考查,不仅能考查综合能力,也能考查空间分布和思维想象能力,还能考查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2009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回归教材】 测试要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2.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测试要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②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③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测试要点三: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

\\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

一、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点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人类活动容易影响生物和水文这两种自然因素,从而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3.不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掌握三种判断方法

1.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2.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3.山地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基础巩固】

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整体性

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球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如图所示: (1) 含义:

(2)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

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景观。(如下图)

2

\\

(2)表现: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 。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 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 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

其他区域。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四、桂林“山水”的成因 1.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 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 和 作用。 (2)形成条件:①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②水的溶蚀力、流动性

(3)喀斯特地貌:包括 喀斯特地貌和 喀斯特地貌。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 、大气圈、 、 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 发育广泛, 性、 性很好;

气候条件:位于 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 月降水较多; 地形条件:该区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 、 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水文条件: 和地下水丰富, 作用强烈;

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 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 的含量较高。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成因:不同地域由于所处 位置和 位置不同, 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 和 ,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的自然带。自然带往往以 来命名。

2.对照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简图识记:

3

\\

北半球陆地自然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成因 规律(表现) 分布 举例 地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由赤道到两沿 方向延伸, 在 和 带水平 自然带;从海南岛到黑龙极的分异 沿 方向更替 地区表现明显 性地带 江自然带的变化 分性 从沿海向内沿 方向延伸,沿 在 表现明显 从连云港沿陇海兰新线至 异陆的分异 方向更替 新疆 规垂直地沿与 平行的方向喜马拉雅山地自然带 律 的高山地区 域 分异 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水分条件的变化(天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盆地的紫色土 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洋流 的差异 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规律总结] (1)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一般规律:①纬度位置愈低,相对高度愈大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由低纬向高纬的自然带更替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2)影响雪线的因素是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①山体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度高:纬度高,雪线海拔高度低。②坡向: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③降水: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④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⑤人类活动:随着全球变暖,雪线升高。 温度(热量或纬度) 降水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说课稿 说课人:黄 洁 【命题趋向】 本专题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二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对于第一部分高考将会着重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地表景观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陆地上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1)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