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世纪金榜人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高中复习全程考卷 标准仿真模拟卷(一).doc

2017世纪金榜人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高中复习全程考卷 标准仿真模拟卷(一).doc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19:30:55

可知,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电压大于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迅速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减小,电阻变小。

答案:(1)A (2)P (3)电路图见解析图 (4)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小于6 V时,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电压大于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阻逐渐变小

11.【解析】圆环从A到B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所用时间为t1,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着直杆方向:

Fcos37°-mgsin37°-μFN=ma1 垂直直杆方向: FN+Fsin37°=mgcos37° 解得:a1=1m/s2 由sAB=a1得:t1=4s 圆环到达B点的速度为: vB=a1t1=4m/s

撤去力后向上运动过程,

对圆环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2, 解得加速度大小a2=10m/s2;

圆环减速到零时间为t0,运动距离为s,则:vB=a2t0,解得: t0=0.4s; 2a2s=

,解得:s=0.8m;

若环向上经过C点,则: sBC=vBt2-a2;

解得t2=0.2s,或者;t2=0.6s(舍去)

当环运动到最高点,将再次向下匀加速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3, 解得:a3=2m/s2

环从最高点下滑到C点时发生的位移 x=s-sBC=0.2m 由x=a3得:t3=

s;

所以,圆环从A点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 t=t1+ t2=4.2s

或者为:t = t1+ t0+ t3=答案:4.2s或

s

s。

12.【解析】(1)闭合S后,设细线刚断开时,通过线圈ef边电流为I′,则通过cd边的电流为3I′,则有

2FT-Mg-B2I′L2-3B2I′L2=0 解得I′=0.5A 通过R2的电流I2=

,I2=1A

电路总电流I1=I2+4I′=3A 线圈接入电路总电阻R线=Ω R2与R线并联电阻为R′,则 R′=

设此时棒的速度为v1,则有 I1=

解得v1=3.75m/s。

(2)当棒下滑高度为h时,棒上产生的热量为Qab,R1上产生的热量为Q1,R2与R线上产生的总热

量为Q′,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有 mgh=m

+Qab+Q1+Q′

Qab=2J,Q1=Qab=2J, Q′=

=1J

解得h≈1m。

答案:(1)3.75m/s (2)1 m

13.【解析】(1)选A、D、E。当0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可能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A对;B选项算出的是物质的分子占有的空间体积,B错;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过程不能自然发生,C错;布朗运动是小颗粒的运动,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温度必然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E对。 (2)①由题意知,气体的状态参量为: 初状态 对A气体: VA=V0,TA=T1=300K, pA=p0+ph=95cmHg 对B气体: VB=2V0,TB=T1=300K, pB=p0+ph=95cmHg 末状态 对A气体:

VA′=V,pA′=p0=76cmHg 对B气体: VB′=3V0-V, pB′=p0=76cmHg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对A气体:对B气体:代入数据解得:

==

T=240K,V=V0

②气体B末状态的体积: VB′=3V0-V=2V0=VB,

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B初末状态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对外放出热量。 答案:(1)A、D、E (2)①240K

②B气体的内能减少 外界对气体不做功 气体对外界放热

14.【解析】(1)①由A点的振动图线可知,t=0时质点向下振动,故波沿x轴正向传播。 ②因为此波的频率为2.5Hz,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等于该波的频率。

(2)①由于对称性,我们考虑从AB面入射的光线,这些光线经折射后在棱镜中的传播方向是平行于AC面的,由对称性不难得出,光线进入AB面时的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分别为α=60°、β=30°。由折射定律,此材料折射率n=

=

②如图,O为BC中点,在B点附近折射的光线从BC射出后与直线AO交于D,在C点附近折射的光线从BC射出后与直线AO也交于D,可看出只要光屏放得比D点远,则光斑会分成两块。

由几何关系可得OD=

a,所以当光屏到BC距离超过

a时,光斑分为两块。

答案:(1)①正向 ②2.5 (2)①

②当光屏到BC距离超过

a时,光斑分为两块

H

He

n。聚变释放

15.【解析】(1)氘核与氚核结合形成一个氦核的反应方程为H出的能量ΔE=E2-E1=7.03×4-(2.78×3+1.09×2)=17.6MeV。

(2)设平板车上货物的总袋数为N,当第n袋向右水平抛出时,平板车开始反向向左运动,此时平板车速度为vn,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Nm)v0=nmv+[M+(N-n)m]vn

解得:vn=,

要使平板车反向向左运动,有vn<0 则n>

,解得n>6.4,

因为n应为整数,故n=7。

所以当第7袋货物水平向右抛出时,平板车开始反向向左运动, 此时vn=-答案:(1(2)7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左。 H

H

He

n 17.6

m/s,方向向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可知,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电压大于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迅速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减小,电阻变小。 答案:(1)A (2)P (3)电路图见解析图 (4)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小于6 V时,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电压大于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阻逐渐变小 11.【解析】圆环从A到B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所用时间为t1,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着直杆方向: Fcos37°-mgsin37°-μFN=ma1 垂直直杆方向: FN+Fsin37°=mgcos37° 解得:a1=1m/s2 由sAB=a1得:t1=4s 圆环到达B点的速度为: vB=a1t1=4m/s 撤去力后向上运动过程, 对圆环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