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x
Group1 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如图1-1-7 所示的快捷菜单,选择Add Files to Group‘SourceGroup1’命令,此时弹出如图2-1-8 所示的添加源程序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Asm1.asm,点击Add 命令按钮即可将源程序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图1-1-7 添加源程序文件快捷菜单
图1-1-8 添加源程序文件对话框
2. 编译、链接程序文件
(1)设置编译、链接环境,点击命令,会出现如图1-1-9 所示的调试环境设置窗口,在这里可以设置目标系统的时钟。单击Output 标签,在打开的选项卡中选中Create Hex File 选项,在编译时系统将自动生成目标代码*.Hex。点击Debug 标签会出现如图1-1-10 所示的调试模式选择窗口。
从图2-1-10 可以看出,μVision2 有两种调试模式:Use Simulator(软件仿真)和Use(硬件仿真)。这里选择硬件仿真,点击Settings 可以设置串口。串口波特率选择 38400。
5
图1-1-9 Keil C51 调试环境设置窗口
图1-1-10 调试设置窗口
(2)点击或命令编译、链接程序,此时会在Output Window 信息输出窗口输出相关信息,如图2-1-11 所示。
图1-1-11 编译、链接输出窗口
3. 调试仿真程序
(1)打开系统板的电源,给系统复位后点击调试命令(注:每次进入调试状态前确保系统复位正常),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的FLASH 中,此时出现如图1-1-12 所示调试界面。
(2)点击命令,可以打开存储器观察窗口,在存储器观察窗口的‘Address:’栏中输入D:30H(或0x30)则显示片内RAM30H 后的内容,如图1-1-12 所示。如果输入‘C:’表示显示代码存储器的内容,‘I:’表示显示内部间接寻址RAM 的内容,‘X:’表示显示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内容。
(3)将光标移到SJMP $语句行,点击命令,在此行设置断点。
6
图1-1-12 调试界面
(4)接下来点击命令,运行实验程序,当程序遇到断点后,程序停止运行,观察存储器中的内容,如图1-1-13 所示,验证程序功能。
(5)如图1-1-12 所示,在命令行中输入‘E CHAR D:30H=11H,22H,33H,44H,55H’后回车,便可以改变存储器中多个单元的内容,如图1-1-14 所示。
图1-1-13 运行程序后存储器窗口 图1-1-14 修改存储器内容
(6)修改存储器的内容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在要修改的单元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如图1-1-15 所示,选择‘Modify Memory at D:0x35’命令来修改0x35 单元的内容,这样每次只能修改一个单元的内容。
图1-1-15 存储器修改单元
(7)点击命令,可以复位CPU,重新调试运行程序,点击命令,单步跟踪程序。 (8)实验结束,按系统的复位按键可以复位系统,点击命令,退出调试。
在此以Asm1.Uv2 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Keil C51 的使用,Keil C51 功能强大,关于Keil C51的使用需要通过日后的使用慢慢掌握。
硬盘中提供有SoftICE_Tutorial.exe 文件,该文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了基于SST 公司的SoftICE 在Keil C51 环境下的调试过程。
7
实验二 MCS-51汇编程序设计(分支、散转程序练习)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熟悉51的指令系统; 2、学习散转程序的设计方法,熟悉51的指令系统; 3、学习设计延时循环程序。
二、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
三、实验内容
1.采用比较分支结构设计程序,实现以下温度控制。
设某温度检测系统,在控制器的RAM的40H单元存放标准温度,50H单元存放检测温度值。当检测温度大于标准温度时,使P1.0的灯亮报警,当检测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时启动加热灯(假设P1.7置“1”,接通加热电路);当检测温度等于标准温度时,关掉加热炉,保持温度,并使P1.2的灯亮。
2.用散转结构编程实现以下要求
当R7等于0、1、2时,分别散转到OPR0、OPR1、OPR2三个程序入口。 OPR0入口后P1口8个灯不停的闪烁;
OPR1入口后P1.7灯先亮,然后右移,循环不止;
OPR1入口后P1口中间两灯先亮,然后向两边散开,循环不止。
四、 实验线路图
五、 接线方法
用排线将P1口的P1.0—P1.7与D0--D7相接,P1口相应的位输出高电平,就可以点亮相应的发光二极管。
P1.7 P1.6 P1.5 P1.4 P1.3 P1.2 P1.1 P1.0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