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第2版)刘恩山

2012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第2版)刘恩山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3:49:58

④ 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 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要让学生之间主动地相互依赖,就要让学生认识到: ① 他和他的同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互助互利; ② 要使小组中全体成员学习最优化,就要共享资源,为同伴提供支持和鼓励,为合作的成

功而欢呼。为此,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 2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 3资源共享。 4分担角色。

(二)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三) 成员负起责任来

一些措施: ① 合作小组不宜过大。小组人数越少,成员的责任感可能越强。 ② 对每个学生做一次个人能力测试。 ③ 随时随机口头检查学生,要求他向教师或向小组或向全班报告他小组的工作。 ④ 观察并记录每个成员对小组作出的贡献。 ⑤ 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扮演检查督促者的角色,由他去询问或要求其他成员解释自己的

工作。 ⑥ 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教给其他同学。

(四) 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interpersonal, collaborative social skills)

为了搞好协作,学生必须学会并运用下列技能: 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② 正确而且明晰地进行沟通,表达不能含糊不清; ③ 互相接受且互相支持; ④ 建设性地解决矛盾。

(四)评价和过程监控(evaluating and processing)

包括:①描述哪些成员的行为是有用的,哪些行为是无用的; ②做出决定,哪些行为可以坚持,哪些行为必须改变。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案例一 人体营养的合作学习

第二节 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探究学习的含义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inquiry)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探究教学的原则是“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 探究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29

① 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

知识。 ② 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 ③ 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④ 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 ⑤ 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探究教学的目标

主要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和尚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一个实例“三棵树”来说明探究学习。

二、 探究形式 (一)发现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现教学法。

开放性的问题(open question), 封闭性的问题(closed question),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没有动手做”(no hands-on)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如亲手做、教师示范、看视频和阅读等;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和讨论来得出或归纳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骤。(三)实验式探究

实验式探究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三、探究技能

1观察(observing)

它是指利用五种感觉——视、听、味、嗅、触和一些观察事物和自然现象。 观察又可分为定性观察(qualitative observation)和(quantitative observation)。 2分类(classifying)

它是指依照事物的相同性和相异性分门别类。分类的作用在于使不同事物变得更有条理、易于理解、方便记忆、容易处理。 3测量(measuring)

它是指运用适当工具进行度量,利用熟悉事物作度量标准显示结果。 4推论(inferring)

推论是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过程,它是根据以前收集的数据或信息对物体或事物做出合理的猜测和推断。 5预测(predicting)

它是对将要发生的现象的断定。 6交流(communicating)它是指应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将有关资料或自己的意见和倾国倾城、准确而全面地表达出来。

图表

30

统计图

方程式 文字与语言 图画: 符号: 模型:

7数量关系的识别(recognizing number relations)

它是指找出资料或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在测量的基础上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8时空关系的识别(recognizing space-time relations)

它是指以一个物体或时间为参照,描述另一个物体所处的时空位置。 9构建假设(formulating hypotheses)

它是指对整个事件作出一个将被证实的陈述,即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引导数据的收集。

10 辨别控制变量(naming and controlling variables)

它是指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变量关系的认识,找出影响事件的所有变量、可处理和持续控制的变量(自变量)和自变量而改变的变量(因变量)。 11确定可操作性定义(making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它是指定义实验中所用到的所有变量,说明如何测量一个实验中的变量。 12解释数据(interpreting data) 它是指组织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3实验(experimenting)

它是指进行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作出假设,识别并控制变量,操作性定义这些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论,阐明观点。

三、 探究式学习教学案例 教学单元:循环系统

活动名称:探究运动和心跳脉搏频率的关系 适合年级:初一

第三节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一、STS的定义和活动特性 STS起源于英美国家。

STS理念提出后,在美国曾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耶格等人提出他们对STS的解释,认为科学教育如果只强调科学知识的追求,而真正成为科学家及工程师的毕竟仍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定义为“科学不仅是知识,它也是过程、方法、态度、创造力以及应用等五个领域的综合体”。而STS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让学生能对科学产生兴趣,而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耶格曾将STS定义为“将技术当作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以地方、全国或全球性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及好奇心,而已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的概念只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

NSTA将STS定义为在人们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并提出了STS活动方案的11项特性。这些特性为:

31

1学生找出当地有趣及有影响力的问题;

2运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与物力)来寻求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信息; 3学生积极寻找信息的活动能够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学习延伸至教室与学校之外(即放学之后); 5着眼于科学与技术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6人为科学的内涵不仅是那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应付考试的概念; 7强调学生能用来解决自身的问题的过程技能;

8强调人生职业规划——特别是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职业;

9当学生尝试解决他们所发现的问题时,提供学生体验公民角色的机会; 10 认识科学与技术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方式; 11允许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一、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耶格曾提出STS课程的五个学习领域,即:①概念(concept);②过程技能(process skill);③创造力(creativity);④态度(attitude);⑤应用与连结(application &connection),并对STS与传统教学在五个学习领域的不同点做过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STS教育的特点。 1 概念领域

2过程技能 3创造力 4态度

5应用与连结 二、 我国的STS教育

在我国提出STS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基础教育STS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调查分析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是以我国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有选择地吸收国际STS的理论和实践,洋为中用。 2布点实验

3研究、实验的总结分析,提出中国的STS教育构想方案或建议,供决策机构参考。

4努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STS研究组织联系,进行学术交流,以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三、 STS教学模块

教学模块(module)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

第六章 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 本章学习目标:

1. 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

2. 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 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 4. 能根据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原则设计制作1~2件生物教具。

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④ 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一) 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要让学生之间主动地相互依赖,就要让学生认识到: ① 他和他的同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互助互利; ② 要使小组中全体成员学习最优化,就要共享资源,为同伴提供支持和鼓励,为合作的成功而欢呼。为此,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设置的目标具有相互依赖性。 2奖励具有相互依赖性。 3资源共享。 4分担角色。 (二)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三) 成员负起责任来 一些措施: ① 合作小组不宜过大。小组人数越少,成员的责任感可能越强。 ② 对每个学生做一次个人能力测试。 ③ 随时随机口头检查学生,要求他向教师或向小组或向全班报告他小组的工作。 ④ 观察并记录每个成员对小组作出的贡献。 ⑤ 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扮演检查督促者的角色,由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