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科学小实验
材料准备: 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制作方法: (1)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 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锥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黏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实验操作: (1)用手推动不倒翁,观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改变橡皮泥的重量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置,观察不倒翁是否会倒下, 让他们明白不倒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3)在乒乓球内填充沙子、豆粒等各种材料,再推动不倒翁,观察其变化,让他们明白只有 物体固定了,才有可能使不倒翁不倒。 指导建议: 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动不倒翁,观察其摆动的情况。 观察不倒翁的形状和内部构造,了解不倒翁上轻下重、底部圆形的特点。 鼓励幼儿想办法使乒乓球内的沙子和豆粒固定在乒乓球底部。 拓展与替代: 可用鸡蛋壳等球状物体代替乒乓球制作不倒翁。 也可把圆形卡纸对折成半圆制作不倒翁。 在生活中寻找与不倒翁制作原理相同的用品或玩具,如摇椅、摇摆木马等。 附:科学小知识 塑料乒乓球内粘有橡皮泥的部位最重,所以成为不倒翁的重心。粘的位置 越低,不倒翁的重心越低,越稳定。不倒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短,即重心最 低,这时
最稳定。推动不倒翁时,外力导致不倒翁与桌面的接触点与重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外力撤销后, 重力会使其回到重心最低的位置保持平衡, 所以, 不倒翁无论怎么摇摆都不会倒。
12、影子的形成
材料准备: 手电筒、 小玩偶 (不透明物体) 、 玻璃杯 (透明物体) 、 塑料杯 (半透明物体) 、 记录纸、笔。 实验操作: (1)把三种物体放在地板上,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观察并记录其影子。 (2)变换手电筒位置照射小玩偶(不透明物体),观察、记录玩偶形成的影子。 (3)手电筒不动,变化小玩偶离手电筒的距离,观察其影子大小的变化。 指导建议: 为了得到满意的活动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不透明窗帘遮挡住。 分析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光源位置对影子的影响。 拓展与替代: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供投影仪、应急灯、聚光灯等供幼儿做游戏。 观察夜晚中物体的影子,并寻找光源。 在户外选择一样物体,画下该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并进行测量与记录。 附:科学小知识 光在直线传播时如果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就会在物体背面形成影子。光可 完全透过透明物体, 所以完全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光穿过半透明的物体时会透出一部分 光,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大小就会不同。物体离光源的距 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