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模式
据,阿里巴巴可以与银行合作从而成为“信用交易平台”,可以与创投公司合作成为“网商股权融资平台”而在金融服务方面,阿里巴巴现有的支付宝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的领头羊,并有潜力随着阿里平台的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阿里小贷公司也已经成为小额贷款行业的佼佼者,正在被迅速推广;而淘宝上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销售也已提上日程。
1、电子支付
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付款模式,解决了C2C模式下买卖双方的诚信问题。用户在购物网站上选择并发起支付宝交易,之后整个支付和货物的交割过程都有支付宝负责监控,支付宝所提供的信用担保保证了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支付宝迅速崛起,成为了至今中国第一大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企业。支付宝的用户覆盖了C2C、B2C及B2B,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在电商支付、移动支付、航空支付等多个领域占有优势。支付宝的数据显示,支付宝与50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网上支付领域极为信任的合作伙伴。
风险分析:
1)支付宝必须依赖银行作为清算管理的核心,同时为了支付安全,必须依赖银行的专业技术,因此,对银行的依赖性过强。如果各银行之间实现自身整合,看到第三方市场有利可图,则会改变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政策,势必会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严重威胁。
2)支付宝的结算周期长,在途资金利用效率低。由于各种原因,支付宝不提供实时结算,结算周期长。同时,由于买方在等待收货期间暂时存在支付宝账户上的资金缺乏流动性,影响资金的周转进而影响系统的结算效率。因此,支付宝可能引起资金吸存的行为,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容易产生资金安全问题和支付风险问题。按照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专有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经营的业务已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究竟应当如何定位,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4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也随之高速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趋于同质化,第三方支付企业应建立独特竞争力及特色渠道资源以巩固自己生存及竞争的筹码。近年来,移动支付作为便捷可靠的支付方式,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务,日渐凸显越来越热的发展趋势。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开始渗透到信用支付和消费信贷、细分行业的深度定制化服务、跨境支付、便民生活服务等领域。第三方支付企业不断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2、在线小额贷款
网络中小贷的核心优势在于电子商务平台积累的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客户交易行为数据。网络中小贷平台拥有电子商务平台积累的庞大的客户资源、客户交易行为数据,并基本实现了通过云计算平台对客户信息的充分分析、挖掘,而且还可以对客户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进行准确、实时地观测和把控。阿里小贷打通了数据、平台和金融的三位一体机制,是小微贷款互联网工厂模式的领先者。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获得国内首张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营业执照。2011年,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阿里金融正式诞生。
阿里金额目前的主要产品:淘宝小贷,针对B2C平台,为淘宝和天猫客户提供贷款,包括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阿里小贷,针对B2B平台,为阿里巴巴上的企业客户提供信用贷款。一种为循环贷:获取一定额度作为备用金,不取用不收利息,随借随还。二是固定贷:贷款额度在获贷后一次性发放。
5
图 1
1)优势:
为了有效地控制贷款的质量,阿里小贷建立了多层次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对贷款从申请到回收进行了全程监控,以实现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如图1,贷前,阿里小贷根据企业在平台上的经营数据和第三方认证数据,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作出是否允许贷款的决策;放贷过程中,支付宝和阿里云平台将实时监控商户交易状况和现金流,提供即时风险预警;贷后,阿里仍将通过平台监控企业经营动态和行为,通过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关停机制,控制贷款风险。一旦发觉有违约风险出现,阿里小贷还可以通过支付宝随时截断客户的现金流。并有严格的贷款评级标准:阿里小额贷款整合了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数据和信用,并通过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处理手段对客户信息进行充分分析、挖掘,以及对客户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进行准确、实时地观测和把控,在评估系统中计算数百项指标信息,最终作为贷款的评级标准。解决了传统金融行业对个人和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流程复杂的问题,并实现了良好的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
2)与银行的错位竞争形成合作与互补的关系:
阿里小贷属于机构网贷平台,采用自有资金放贷模式,与银行服务层面不同。一方面其与专注服务于阿里巴巴和淘宝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者,针对企业初创期,服务于贷款额度较小且资金需求短平快的企业;另一方面其贷款利率远高于银行,与银行面向的客户群基本没有交集。
6
阿里小贷不仅拥有庞大的上下游客户资源,还拥有海量交易信息数据,而银行小微贷仅有客户的支付结算数据,需另建专门的客户评价系统。
3)阿里小贷发展壁垒:
① 服务对象狭隘:
阿里小贷作为机构网贷平台需要附属于电子商务平台,其服务对象仅限于阿里巴巴及淘宝网平台内的客户,金融生态较为封闭;
② 经营范围有限:
只能在旗下重庆和浙江两家公司所在地发放贷款,对象仅限于当地的阿里付费用户,阿里的普通注册用户及全国会员不在受众范围内,不能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
③ 资本金限制:
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没有银行牌照,不可动用支付宝账面沉淀资金,否则会涉及非法集资。目前阿里小贷资本金源于旗下重庆和浙江两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总计16亿,按50%融资制度最多可用于放贷的资金约24亿元,现虽已达半年150亿元放贷量,但会员放开后后续资金会出现供给不足,难以满足数百万商家融资需求问题;单笔贷款额度小期限短,以短期周转用途为主;
④ 监管控制:
未纳入银监会或人民银行系统监管,由地方金融办牵头。
3、芝麻信用
2015年初,为加快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集聚区的发展,阿里巴巴推出了首个个人信用评分——芝麻信用。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注册成立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形式上,芝麻信用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分——芝麻分来直观表现信用水平高低。芝麻信用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违约可能性越低。
芝麻信用分是芝麻信用对海量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和评估,主要包含了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五个维度。和传统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借贷领域有所不同,脱胎于互联网的芝麻信用数据来源更广泛,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住址搬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