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明代言官制度及其对当代政治监督的启示
成都理工大学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代官员的总数之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数量上的优势,也是言官发挥作用的一大保证。
品秩低,权势重。总的来说,明代言官的品阶多为七品。监察御史,官阶仅为正七品。而给事中的品阶更低,曾经一度低到九品。但是相反的,言官的职能很重,拥有诸多特权。仅给事中常伴皇帝左右这一点,就令众多官员望尘莫及。
起点低,升迁快,仕途远大。明代言官虽然品阶不高,但有广阔的升迁前景,而且升迁速度极快。明代历史上,言官因为“功迁”和“劳迁”这两种方式一跃成为四五品大员的不在少数。正是由于这个优势,使得言官们积极上谏,尽忠职守。
重点地区重点设置。明代言官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东南地区几乎占了一半官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代经济发展的特色和江南地域的社会特征。特别是明代中期之后,江南的经济迅速由萧条走向了复苏,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社会也开始逐渐稳定,整体的实力大大增强。由此也带动了江南学子的热情,参与科举的人士几乎倍增,在全国的竞争力明显的提高,录取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17
成都理工大学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第4章 明代言官制度启示及借鉴
4.1中国当代政治监督
4.1.1体制内监督机制
其一是国家性质之下的体制内监督机制。体制内监督是在国家机关系统内部或者是在国家机关各个系统之间所进行的,其中上级监督,主要是以党委为中心的权力向外辐射机制;党内监督,则是一种来自政党内部的对党员自身的监督;人大监督,是指来自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属于是立法监督的范畴;司法监督,一般指检查监督和审判监督;行政监督,指的是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由于行政机关是与群众直接接触,如果腐败的几率很高,就会直接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形象,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4.1.2体制外监督机制
非国家性质的体制外监督机制。体制外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监督的执行者包括政协、公民或者大众媒体等,是公民个体或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对政治权力主体的监督活动,所以也称为社会监督机制。体制外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拥有法定政治权力的执政党。监督的方式包括批评、申诉、建议、举报、控告等等。
舆论监督又称为新闻舆论监督,是体制外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网络媒介与传统新闻媒体,另外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是网络上的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指的就是公民通过互联网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意见交流和评价。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国家事务。我国此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论坛、新闻跟贴、舆论监督网站、网络民意调查、博客等。
网络政治监督的精髓是网民直接监督,是群众监督,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更是目前政治监督的发展重点和国际趋势。本质其实就是政治监督。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公民既是推动网络政治监督进程走向的关键,也是网络政治监督的主体。近年来,在网络监督的压力之下,众多腐败犯罪等行为通过网络被揭发,党、国家或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调查也使得网络政治监督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升高,发展前景呈上升趋势。
18
成都理工大学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4.2明代言官制度的借鉴意义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当权者有所作为的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无能腐败之辈。可是,明王朝却延续了将近三百年,不可谓是一奇观。那么,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何在呢?答案就在于明代的政治制度,其中具有独特特色的言官制度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依据前文所得,分析总结了明代言官制度的优缺点,并以此得出五点启示。
4.2.1坚持广开言路
任何手握权力的人都是普通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出错,因而就算是作为“天之子”的皇帝也要广开言路,充分发挥民众的作用,集思广益,虚心听取大众意见。明代的皇权已经发展到是极端的地步,但为了保持王朝的生机,当权者鼓励直谏,继而设置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言官制度,组织了数量最多、整体素质最高的言官团体,以此来对百官进行监督和弹劾,对皇帝进行劝诫。
广开言路,贴近群众,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继承,不可或缺。当前我国体制内监督的主要机关分别有各级纪委、人大、检察院等等,这些机构在监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远远不够,弊端也十分明显。首先要明白的是,国家二字的含义,国家不是为某一个统治阶级而建立的,其最终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在政治监督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体制外监督的力量,广开言路,调动人民群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体的监督作用。当前我国对于网络政治监督的重视度还不够,人民群体发表言论的平台较少,加大对公民参与政治的鼓励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保障其监督自由,是最为理智的做法。对于那些不同的声音,党、国家和政府要做到用心来倾听,理智来筛选,而不应利用手段阻塞言路。一个发达的国家,民主的社会,必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监督。顺势而为,全面开放舆论,实现对权力的全民监督,是当前的政治出路之一。 4.2.2重视权力监督
自古以来,权力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权力是个中性词,其性质的善恶全凭权力拥有者的选择。权力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腐朽性和扩张性,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权力行使者沉迷,继而对社会造成破坏。所以权力的监督也是每个朝代政治的重中之重。
19
成都理工大学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明初时期的当权者意识到这一点,对言官赋予了极大的权力,甚至对当权者自身也能起到规劝作用。而纵观整个明代,言官群体并没有辜负期望,他们直谏君王,弹劾权臣,压制宦官,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直接推动了明代政治的进步,抑制了明代政府灭亡的速度。对于我国今天的官场治理,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已经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已经可以深刻的意识到,贪污腐败和权力监督不到位的直接联系,权力没有得到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所以导致被滥用。这种形势下,强化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尤为重要,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人类有史以来一切合理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而明代的言官就不乏可供借鉴之处。 4.2.3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历朝历代乃至亘古不变的话题。人才的优劣与多少是一个机构能否发挥作用的根本,是整个机构的命脉。明代言官制度之所以优越,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明代言官群体的优越性。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文化素质高、道德水平强、忠君爱国思想浓烈,最重要的是,拥有强烈的正义理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些都是当代我国政治监督体系中大大缺少的。引导并培养人民的爱国精神,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意识,这是政治监督工作的当务之急。另外,人才的培养,必然要经历选任、考核、升迁和罢黜等诸多阶段。加强对这些关卡的管理,也有助于筛选人才,去伪存真,择优录取,就会大大提升官员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继而加强我国政治监督工作的严密性。在明代,皇帝不仅仅注重言官的自身素质,还以官员的口碑、功绩等等为标准对其设置了非常严格的升迁与罢黜。尽忠职守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相对的,一旦获得大的功绩,那么升迁也极为快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广阔的升职前景为言官们也带来了强大的工作动力,这也是维持言官制度活力的一大方式。 4.2.4 切实推行民主
国家要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不图一党一派的安定,就必须推行民主的道路,只有政治制度的民主才是唯一的根本的出路。在封建社会,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兴衰,都取决于皇帝,皇帝可谓是把各种权力集于一身。在这种极端的社会之中,政治制度再怎么完善,国家经济再怎么发达,一旦遇到昏庸的当权者,那么都会毁于一旦。明代的言官制度已经近乎完善,官员的选任极为严格,数量也为历朝最多,素质也都为士大夫的佼佼者,监督职能也几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整个制度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致命点,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