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浦 - 图文
千年古村涅槃重生
作者:于璐 信息来源: 《广州建设》 发布日期:2011-11-08
青砖祠堂石板路,水田鱼塘绿蔗林,古树榕荫卧水牛,喧闹嬉戏鸡鸭群。这是珠江流域千万村落的剪影,更是岭南文化千年繁衍的积淀。漫步寻常巷陌,流连老屋深宅,领略淳朴民风,品尝特产风味,走进黄埔村,这个十九世纪前后闻名于中外的古港所在地,这里曾是清朝唯一的通商口岸,“夷舟蚁泊”蔚为奇观;这里涌现出众多历史风云人物,成就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里至今保留古祠堂、古街巷、古民居、古庙宇,无一不重现昔日繁华胜景。流连古建筑群中,细品它的传说和故事,犹如置身其时,饱览千年古村神韵,感受历史风云余味。
黄埔村又名“凤浦”,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部,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黄埔古港古村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孕育的独特历史文化及走出的名人在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转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黄埔古港古村按照“村港一体”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集中展示黄埔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辉煌历史凸显岭南古村特色
黄埔村建村于北宋年间,南宋时期已有船舶在此停靠,清朝实行“一口通商”后,广州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黄埔古港也成为外国商船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著名的瑞典“哥德堡号”和美国的“中国皇后号”等商船都曾停泊于此。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能够使传统的岭南文化和西方新文化思想结合,黄埔村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人才成长环
境,涌现出大批历史名人。
胡姓祠堂里,胡氏后人仍在津津乐道他们的先人胡璇泽一人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传奇;梁姓宗祠里,有老人告诉你,这里出生的外交官梁诚,促成收回庚子赔款的爱国之举,与清华大学的诞生紧密相连;拱辰里4号,在这里成长的“永丰舰”(后改名为中山舰)舰长冯肇宪与陈炯明叛军激战数十天,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荣西里一条小巷走出十三行行商梁经国和他的子孙七代名人??工农兵学商,行行有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形成了奇特的“黄埔村现象”。
同时,黄埔村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建筑,包括祠堂14处、家塾4处、官庙1处、园林建筑1处、商业街遗址2处、古民居若干,具有明显的岭南建筑风格特色,砖雕、木雕、灰塑、镬耳屋及青石板路随处可见。2002年黄埔古村历史建筑群还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修旧如旧探寻古村保护新模式
青砖灰瓦镬耳屋,古屋古庙古祠堂。黄埔古村的保护整治改造结合黄埔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建筑结构容貌保存完整的实际情况,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民意的原则,按照“村港一体”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基于黄埔村的历史文化地位和特殊性,黄埔古港古村的保护项目遵循“抽疏保旧、完善配套、适度开发、商业运作”的原则,凸显黄埔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古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保护项目中基于改善环境和文化保护的原则,确定了黄埔村规划保护范围约18.60公顷,第一期改造范围6公顷,设计出一条长约3公里的旅游观光线路,将村内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祠堂和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形成黄埔古村风貌景区。改造工程通过市政工程、立面整饰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古建筑修缮工程和水利河道工程五大部分对古港古村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完善村内市政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街区环境,修建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等,为村民提高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和市政设施。
科学统筹古村保护初见成效
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恢弘大气的深宅祠堂、源远流长的水乡文化、人才辈出的村民族群。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保护项目严格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四原”原则进行修复,全面保留黄埔古村古朴的建筑风貌,尽力还原这一处具有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港口特征的风情韵味。
在对黄埔古村进行文化保护的同时,保护工程也对黄埔村的村容村貌、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
升级改造。目前黄埔古村改造项目共加固和整饰居民房屋230套、约12万平方米;铺设三线下地、市政供水管线共计3000米,道路铺装麻石路面共计2万多平方米;完成北帝庙、黄埔公园2个公园改造、10余处绿化小景修建和7个水体整治;水系连通、堤岸整治、码头、桥梁及水闸泵站建设等也正进行中。
通过改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同时实现了雨污分流和道路升级,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目前,整个黄埔古村整治保护工程的道路建设、立面整饰和绿化景观已基本完工,古建筑修缮工程和水利河道整治工程石基村部分也正顺利推进。
市场运作实现古村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黄埔古村良性发展,古村保护将与旅游经营策划相结合,参与市场运作,盘活村域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从而提升村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自觉维护村内设施和环境,使黄埔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珠区黄埔古村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除完成一期工程基础建设外,还将完成与经营策划公司的初步合作,实现黄埔村旅游项目的试运行,盘活项目运营,使村民在享受环境改善的同时,提高经济收入,提升整个黄埔村的经济发展能力,同时推动项目二期规划建设。通过努力,使黄埔村凸显历史文化底蕴,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古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让千年古村涅槃重生。
黄埔古八景
宇宙银蛇 盘龙古寨 洞里乾坤 双携共奋 上界清风 华山眺望 笔下双虹 古花勒园
黄埔古八景中的一些景点如今已不复存在,但神韵遗风仍留在人们心中。
宇宙银蛇 盘龙古寨:过去的黄埔村周边围绕的八个池塘,由村西、北、东至东南,形成护乡塘。池塘基梗上种满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