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测试人员绩效的考核详细.doc
异,贡献度的差距会逐步扩大,客观上会有成员的贡献大于其它人,如果不及时加以肯定和认可,那么就会挫伤这一部分核心成员的积极性。
→ 考核的重点是结果。成熟期的团队首要任务是推动工作进展,以保证最终成果的实现。由于既有的工作方式已经基本形成,合作沟通的氛围已经建立,如果仍然强调对个体行为的考核,会使成员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投入到日常的工作行为和方式之上。事实上,鼓励行为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关键是行为带来的结果,合作和交流是团队的基本工作手段,但手段不能代替目的,项目及时高效地完成才是项目团队的存在目的。如果不以任务为导向而长期进行行为考核,容易使个体忽视目标和结果,影响工作的效率,例如,过分的注重沟通和交流,造成决策时议而不决,贻误时机,或者意见趋中,成员过分尊重群体意见,不愿表达自己突破性的想法和思路。
● 衰退期:项目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团队即将解散,此时需要对整个项目团队作一个综合的评估。
→ 考核的客体兼顾个人和团队。进入衰退期,绩效考核一方面需要通过对项目团队的整体绩效作出评估,以考核项目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团队成员绩效作出公正科学的总结,这不仅决定成员能否取得公平的报酬,也是其进入另一个团队的基础。
→ 考核的重点主要是个人的综合绩效以及团队的产出。项目团队任务明确,业绩是团队成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项目团队解散之际,需要对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一个综合评估,以此判断项目的成功与否。对个人也需要做一个总体的评价,
尤其是产出和能力的评估,组织需要对此进行备案,成为以后的项目团队选择成员的重要根据。 2、测试人员绩效考核
考核基于测试过程进行,因此必须在过程结束之后才能进行。由于工程是分布提交测试的,每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月考核,工程结束后或任务结束后再统一考核。按照传统测试周期,测试过程分为:测试计划、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计划属于测试经理的范畴。测试人员主要是测试设计和测试执行。
测试人员的绩效考核包括多个方面:
● 工作态度。包括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 工作职责与期望达成度(注意:在工作安排前需求明确对应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和对测试工程师的期望值,这里的工作职责一般是和管理相关的工作职责内容)。
● 工作内容考核。
→ 参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工作内容考核,比如参与需求和设计的评审,就需要对需求的理解上,对需求提出问题的质量上等作出评价。
→ 参与测试文档的准备工作,如测试用例等,需要通过评审测试文档来考核测试人员的能力。如评审测试用例的质量,对需求的覆盖程度,可理解和执行等方面来判段测试人员的能力。
→ 执行测试的工作,需要从测试人员所发现的问题对测试人员进行评价。包括发现问题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是隐藏较深的,还是一些表面的问题。包括问题的书写上进行评价,问题的书写是否详细清晰,开发人员可以再现,还是含糊其词,不明所以。一个问题是否写多遍等。
→ 测试结果缺陷残留,对于已经发布的产品,从用户反馈问题考核测试人员的绩效,但是这个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对于不同版本的测试,可从版本的漏检进行统计。
→ 测试人员的沟通能力考核,包括缺陷在开发工程师中沟通的达成率和拒绝率。
● 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考核。 → 测试设计中工作效率相关指标:
△ 文档产出率:这项指标值主要为测试用例文档页数除于编写文档的有效时间获得。用于考察测试人员测试用例文档的生产率大小。
公式:∑测试用例文档页数(页)/∑编写测试用例文档有效时间(小时)
参考指标:根据项目汇总得出平均在 1.14 页 / 小时左右,高于此值为优,低于此值为差。
△ 用例产出率:这项指标值主要为上述指标值的补充,用于考察测试人员测试用例产出率大小。测试文档页数可能包含的冗余信息较多,因此要查看文档中测试用例的多少。方法是测试用例文档中测试用例编号总和数除于编写文档的有效时间。
公式:∑测试用例数(个) / ∑编写测试用例文档有效时间(小时) 参考指标:平均 4.21 个用例 / 小时 ● 测试设计中工作质量相关指标:
→ 需求覆盖率:计算测试用例总数之和除于与之一一对应的功能点数之和,主要查看是否有功能点遗漏测试的情况。 公式:∑测试用例数(个) / ∑功能点(个)
参考指标:100%。如果连功能指标都不能满足 100 %覆盖,起码说明测试不充分。这个指标收集起来相当困难,如果存在需求跟踪矩阵或者测试管理工具能把用例与需求一一对应就容易得多。注意:有的功能是难于测试的,那么未能覆盖到的需求要综合分析,明确是测试人员遗漏?还是无法测试?这需要放入问题跟踪表中进行后续跟踪;另外,有的功能点包含的信息较多或者有的用例包含几个功能点,这时只能把重复的功能点或重复用例按一个计,难于区分的要做说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