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轻人的住房选择
年轻人的住房选择
一、租房。
年轻人租房比买房好
80后的年轻人为什么就非要买房?很多人谈到这个会提到传统观念的问题,但事实上很多传统观念是可以、也必须要打破的。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完全可以由租赁市场来解决。现在社会流动性高、机会多,租赁市场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租房也非常的方便,更重要的是自由,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老住新房子。所以租房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年轻人花那么高的价钱来买房还需要依靠上一辈的支持,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状下,大家背着一个“蜗壳”奋斗多累啊?我想在政策严控的现实考量下,年轻人的住房观念会慢慢回归理性的。 二、二手房
无需等待的二手按揭小户型
“80后”一代的新新人类,参加工作不久,目前尚无家庭负担,消费较为随意,职业生涯也尚未定型,对未来没有很强的危机感,缺少积蓄意识。一般情况下,买房的首付款还需要依靠家庭来解决。无疑,以按揭方式购置一套较小户型的二手房是这类人群较好的选择。 首先,这类人群大多属首次置业,在结婚生子的刚性需求下,对房屋有着较为迫切入住的愿望。二手房无需经过漫长的装修期,在周期上符合需求。其次,二手房房价相对较低,不用支付装修、大修基金等额外费用,且小户型按揭金额相对较小,对于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他
们来说,不至于承受较大的房贷负担。 三、小户型。
青年:结婚总要有个家
有人说,找工作难,结婚更难。如今的就业环境,大学毕业能找份好工作的,其实挺不容易,至于薪酬多少也是因人而异。钱多钱少,养活自己大多都不成问题,可是说起成家,年轻人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房子。“结婚总得有个家吧”这是不少年轻人烦恼的事。那跟父母住吧?多半年轻人都不愿意;自己买房吧?真的是没钱。家底好的,家里会帮助解决房子,但是毕竟也不是每个家庭
都能承受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房价,即便父母帮着交了首付款,余下的按揭就已经让小两口勒紧裤带过日子了。不少年轻人于是开始着眼买个小居室作为过渡,有个属于两个人的家,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有人建议,现在结婚的,一般是80后,如果经济实力有限,就租房结婚;如果有双方老人的支持,还是应该买一个甜蜜的爱巢。有钱的在市内买一个小户型,保证生活品质不降低;钱不多的,在承受力范围内,在近郊买一个稍大一点的户型。总而言之,买婚房,就是要保证自己尊贵,住起来很舒适。
对于不管不顾什么的年轻人来说,婚房是第套一房子,买第一套房子时,年轻人在买房经验上相对欠缺一些,但有一些硬性的指标,还是可以参考的。
第一,交通要便利。年轻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如果交通便利,会节省很多时间。当然,便利不一定要在市中心,有轻轨、地铁都行,只要能到自己的单位,但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房子,只能忍受一下了。
第二,满足需求就行。年轻人因为经济实力有限,买房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买房就买那些经济、实用的户型,不要贪大求全,只要满足需求就行。这点,是最务实的做法。切不可为了面子,买一个大户型,钱多不说,住起来也是一种浪费。
第三,环境要好。年轻人社交活动频繁,注重生活品质,平时有交际的需要,所以尽可能选择环境良好、符合身份的小区。环境好,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即使以后女主人怀孕了,每天面对赏心悦目的景致,心情也会好得多。尤其是小孩出生了,生活在绿意葱茏的小区里,对成长更有好处。
第四,配套要完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做家务,所以最好选择物业配套完善,餐饮、洗衣、休闲、健身等功能齐全的小区。
第五,要有个性化。年轻人一般有自己喜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就像买化妆品等一样,需要的只是那几个品牌。买婚房,年轻人也可
选择开发商的品牌等个性化东西,须知,品牌所赋予的内涵、带给人的价值观等都是非品牌所不能比拟的。
第六,利于更新换代。买房子不能像买衣服、化妆品那么随意,要考虑一定的时效,灵活的空间布置和改造。年轻人成家后会有小孩,父母会经常过来住一段时间,房间今后会有新的功能需求,建议尽量买容易作空间调整和变化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子。
第七,买有会所的房子。年轻人社交比较旺盛,最好买小区有会所、健身馆的房子,有利于获取更广阔的社会资源。结识有相同爱好的邻居,发现一些商机,都有可能是在会所里完成。 四、结论
从学校毕业到深入社会,从租房到买房,从四处漂泊到居有定所,张超的置业路途还是很值得年轻人效仿的。他觉得青年置业有两点要把握好。
第一,租房对年轻人是件好事,年轻人买房不能操之过急,初入社会首先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不要因为买房而背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可先租后买,等事业相对稳定之后再考虑置业。
第二,年轻人买房要看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能好高骛远,买房不要只挑好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2011/10/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