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A.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 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
C.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
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o=h-35;双排钢筋时ho=h-60 4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板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 ) A.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内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B.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受剪验算 C.板的计算宽度可取为1m,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截面设计
D.对于四周与梁整体连续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的弯矩可减少10%,其它截面则不予减少
46、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板、梁时,下面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D ) A.对于均布荷载和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的多跨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分别按
M??m(g?q)lo,M???m(G?Q)l计算
B. 确定连续梁剪力设计值时,各跨应取各自的净跨ln计算 C.若梁、板两端均支承在砌体上,其计算跨度l0应取为1.05ln
D.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当跨度相差不大于15%时,计算跨内弯矩时取各自的跨度值,而计算支座弯矩则相邻两跨的平均值计算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 B.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C.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沿横向布置主梁,房屋空间刚度较差,而且限制了窗洞的高度。
D.梁格布置尽可能是等跨的,且边跨最好比中间跨稍小(约在10%以内)。
2、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ABD )加以调整。
A.跨度 B.荷载 C.剪力值 D.弯矩值
3、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关于计算简图的支座情况,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 )。 A.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
2i柱1B.对于两边支座为砖墙,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的主梁,若?时,可将梁视作铰支于柱上的
i梁5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否则应按框架横梁计算内力。
C.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作为等跨计算。
D.当连续梁板跨度不等时,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计算。
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连续梁、板的跨数应按( ABD )确定。
A.对于各跨荷载相同,其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将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来代替。 B.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 C.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五跨来计算内力。 D.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C )。 A.对于n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 B.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以利用。 C.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 D.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E.第一个塑性铰出现到结构破坏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小。 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ABD )。
A.钢筋种类 B.配筋率
C.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截面尺寸 E.构件的承载能力
7、对弯矩进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B )。
A.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采用强度等级为C20~C45的混凝土。 B.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 C.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能太大,即??x??b h0D.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A、MB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C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0的一半。
E、考虑内力重分布,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应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加10%。 8、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 ABD )。
A.预应力结构 B.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C.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D.二次受力叠合结构
三、是非改错题(共46题)
1.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属于间接荷载,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 )2.现浇( × )
3.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一块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 ) 4.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 ) 5、现浇板式楼梯在计算梯段板时,可取1米宽板带或以整个梯段板作为计算单元。 ( √ ) 6、现浇梁式楼梯中的平台梁,除承受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自重外,还承受梯段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 √ )
7、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 × ) 8、不论楼板的支承条件如何,只要其长短边比值l2/l1<2,就可称之为双向板。 ( × ) 9、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是均匀分布的。 ( × ) ( √ )
11、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板上活荷载应按满布考虑。 ( × ) 12、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板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板上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 ( × ) 13、按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内力时,需满足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 × ) 14、对于四周与梁整浇的多区格双向板楼盖,按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所有区格的弯矩
框架结构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边框架梁和中框架梁均取I=2I0。
10、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值均可予以减少。 ( × ) 15、钢筋混凝土四边简支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 × ) 16、在四边简支的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主要为:浇捣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位置;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承受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应力;承受沿短边方向的弯矩,分布钢筋一般位于受力钢筋的下方。 ( × )
17、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时,上限解只满足平衡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大;下限解只满足机动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小。 ( × ) 18、单向板只布置单向钢筋,双向板需布置双向钢筋。 ( × ) 19、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梁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值有所提高。 (√ ) 20、 在受弯构件中,受拉纵筋配筋率?减小,截面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增大。 (√ ) 21、 塑性铰可以承受一定的弯矩,并能作单向有限的转动。 (√ ) 22、 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均可形成塑性铰,因此都存在内力重分布。 ( × ) 23、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在支座处出现。 ( × ) 24、 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形成机动体系后,才是完全内力重分布。 ( × ) 25、 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 ) 26、 当??0.35时,塑性铰形成,内力均可实现完全分布。 ( × )
27、具有四边支承的板,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大时,板上的荷载主要沿长跨方向传递。
( × )
28、现浇楼盖中的连续梁,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而支座则按矩形截面计算。 (√ )
29、弯矩包络图即为抵抗弯矩图。 (× ) 30、使梁跨中或支座产生最大内力的活荷载位置谓最不利位置。 (√ ) 31、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外载的增大,均存在截面应力重分布现象。(√ ) 32、静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力重分布。 (× ) 33、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屈服后,均可形成塑性铰。 (√ ) 34、配件率越大,塑性铰转动能力也越大。 (× ) 35、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始于塑性铰的形成。 (× ) 36、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而形成机动体的才能算“完全的内力重分布”。 (√ ) 37、多跨连续梁经调幅后,可做到既省钢筋又提高承载力。 (√ ) 3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考虑拱作用后,板配筋时跨中及支座弯矩均可按减少20%考虑。(× ) 39、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 40、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因而一个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 41、当矩形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0时,就一定是双向板。 (× ) (√ )
4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是在支座截面先出现。 (× ) 44、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不必要求满足??0.35的要求。 (√ ) 45、用调幅法计算连续梁的内力,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 )
42、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46、双向板的跨中要设置分布钢筋。 (× ) 四、简答题(共40题)
1.如图连续梁,若求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2.如图连续梁,若求第二跨跨中最大弯矩,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3.如图连续梁,若求B支座最大负弯矩,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4.如图连续梁,若求C支座最大负弯矩,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5.如图连续梁,若求B支座最大剪力,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6.如图连续梁,若求C支座最大剪力,均布活荷载q该如何布置?
7、图中已给出一块四边简支双向板的板底钢筋布置图,请在A-A、B-B剖面图中分别画出①、②钢筋并注明。
8、简述现浇肋梁楼盖的组成及荷载传递途径。
答:现浇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荷载的传递途径为荷载作用到板上,由板传递到次梁,由次梁传递到主梁,由主梁传递到柱或墙,再由柱或墙传递到基础,最后由基础传递到地基。 9、什么是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答:在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当某截面出现塑性铰后,引起结构内力的重分布,使结构中内力的分布规律与一般力学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弹性理论得到的内力)不同。这种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开展而造成的超静定结构中的内力重新分布称为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10、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
答:单向受力,单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单向板;双向受力,双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双向板。单向板的受力钢筋单向布置,双向板的受力钢筋双向布置。 11、单向板和双向板是如何区分的?
答:两对边支承的板为单向板。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按双向板考虑;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考虑,也可按单向板计算,但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考虑。 12、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哪几种钢筋?
答: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板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板内受力钢筋种类一般采用HPB235,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连续板中配筋形式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沿墙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主梁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和板内抗冲切钢筋。 13、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板的计算简图。
答:在计算中,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故板截面宽度b=1000mm,为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多跨板,为简化计算,将次梁或砖墙作为板的不动饺支座。因此,多跨板可视为多跨连续梁(板宽度b=1000mm)。
按弹性理论分析时,连续板的跨度取相邻两支座中心间的距离。对于边跨,当边支座为砖墙时,取距砖墙边缘一定距离处。因此,板的计算跨度l为: 中间跨 l?l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