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七)
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而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B. 某品牌的八宝粥不含任何糖类物质,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 C. 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蓝,成熟苹果的汁液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D. 用氯化铁溶液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比用硫酸铁溶液效果好 【答案】D
【解析】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而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选项A错误;B、此八宝粥虽未加糖,但含糖类物质,选项B错误;C、苹果成熟前含淀粉,遇碘水变蓝,成熟后含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反应,选项C错误;D、Fe+ Ag
3+
Ag+Fe,生成的Ag
+2++
与Cl?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氯化银,使平衡正向移动,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B. 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用含0.1mol的FeCl3溶液制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1NA
C. 常温下,7.8gNa2O2与100mL0.05mol/L的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1120mL D. 0.1mol/LNa2CO3溶液中:H2CO3、CO3、HCO3物质的量之和为0.1NA 【答案】C
【解析】A.9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
=0.45mol,0.45mol重水中含有4.5mol电子,含
2--
有的电子数为4.5NA,选项A错误;B、Fe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FeCl3不能完全水解,且每个胶粒由多个氢氧化铁聚集而成,故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1NA,选项B错误;C、根据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可知,反应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12L=1120mL,常温下,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于1120mL,选项C正确;D、
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离子物质的量总和,选项D错误。答案选C。 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实验操作 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向2mL浓度均为0.lmo/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定是钠盐溶液 B 滴加2 滴0.1mol/L的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先出现白色沉淀,C 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再加入稀硝酸 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向2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10mL0.1mo/LD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再滴加2滴石蕊试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溶液变红 亚硫酸钡和硫酸钡都难溶于水 c(CH3COOH)>c(CH3COO) -【解析】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有钠元素,但是不一定是钠盐溶液,选项A错误;B、向2mL浓度均为0.lmo/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2 滴0.1mol/L的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则先生成碘化银沉淀,说明Ksp (AgCl)>Ksp(AgI),选项B正确;C、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向氯化钡溶液中通入少量SO2,不产生沉淀,选项C错误;D、向2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10mL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为醋酸和醋酸钠按1:1形成的溶液,滴加石蕊变红,溶液呈酸性,c(CH3COO)>c(CH3COOH),选项D错误。答案选B。
4. 如图所示,温度不变时将某容器分隔成A,B两部分,A、B之间的挡板可以左右自由移动,B有可移动的活塞,在A中充入2malSO2和1molO2,平衡时A的体移变为原体积的0.7倍;在B中充入2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温度和任强条件下发生反应,也建立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后A、B两容器的体积比大于2.1:3.1 B. 平衡后B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小于2/21 C. 平衡后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小于10% D. 平衡后A、B两容器中S02的物质的量为A>B 【答案】B
【解析】A、同温同压条件下,B容器多充入1mol不参加反应的N2,使B体积增加,相当于B容器减压,平衡向生成气体分子数多的方向移动,A、B两容器的体积比应该小于2.1︰3.1,选项A错误;B、平衡后A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为,B容器中由于充入了1mol不参加反应的N2,B容器中SO2的量虽然多于A中,但分母增加更多,所以B中SO2体积分数小于,选项B正确;C、平衡后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等于90%,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则会大于10%,选项C错误;D、平衡后A、B两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应该为A﹤B,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平衡的建立方面的知识,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和充入2mol SO3(g)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但是B中多加入了1mol氮气,所以当达到平衡时,A体系的体积小于B中的体积,B中的平衡相当于是在A平衡的基础上减小压强建立的,可以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来回答。
5.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M>Y>Z>X>W
B. 1molY的单质与足量的X单质完全反成,产物中离子总数定为1.5NA
C. Z的单质既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也能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放出气体,且放出的气体体积都为33.6L(标况下) D. W的单质与X、M的单质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都作氧化剂 【答案】B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则W为氢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氧元素;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则Y为钠元素;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则Z为铝元素;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则M为氯元素。A. 简单离子半径: Cl->O2->Na+>Al3+>H+,即M> X > Y > Z >W,选项A错误;B. 1molY的单质Na与足量的X单质O2完全反成,产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或过氧根离子构成,故离子总数一定为1.5NA,选项B正确;C. Z的单质铝既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也能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高氯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但没有说明铝的物质的量,无法求算所得气体体积,选项C错误;D. W的单质氢气与X、M的单质氧气、氯气都能反应,且反应中W的单质分别为还原剂和氧化剂,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W、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简单离子只有质子,则W为氢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氧元素;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共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里原子半径最大的,则Y为钠元素;Z元素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是最小的,则Z为铝元素;W的单质在M的单质中燃烧伴有苍白色火焰,则M为氯元素。以此解答。
6. 工业上用过量的乙酸和异成醇制备乙酸异戊酯,原理(如图所示) 和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异戊醇 相对分子质量 88 密度/(g·cm-3) 0.8123 熔点/℃ -117 沸点/℃ 131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