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广告素养的植入式广告效果分析
基于广告素养的植入式广告效果分析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植入式广告的发展,除了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外,外部环境也给其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首先是强大的群众基础。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对植入式广告的相关调查显示,对于植入式广告这种特殊的广告形式,42%的被访者表示接受或非常接受,47%的被访者接受程度一般,表示比较不接受或非常不接受的被访者仅为11%。
其次,传统电视广告市场趋于饱和。根据CTR市场研究媒介智讯部的监测,2008年上半年电视广告的同比增长14%低于2007年上半年同比15%的增长。传统的电视广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宝洁公司高层不止一次暗示公司正在改变电视广告战略,宝洁全球市场推广执行官季姆.斯丹戈曾指出,“我们必须掌握消费者关于电视的观点,并创造出消费者乐意选择收看的广告。
再次,数字电视将使观众逃离传统广告。数字电视的重点业务是节目点播,这种收费服务使观众摆脱了硬广告。这样的发展趋势必将对媒体的广告盈利模式产生影响。传统电视广告的支柱性作用会有所减弱,包括植入式广告在内的新型广告的地位会逐步上升。
目前,国内的植入式广告还处于萌芽成长期,经过时间和经验的洗礼,植入式广告的无敌营销力将会打开广告的阳光未来。
植入式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信息在各种娱乐项目及非商业沟通领域中的策略性展示。植入式广告英文表述一般为Product
1
Placement,直译是产品植入,即将产品作为背景、道具或情景在电影、电视等娱乐节目或节目之中,又翻译为置入性广告或隐性广告。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渗透式的广告形式,目的是让观众在不知道或不认为它是一则广告的前提下,加深观众对品牌的印象,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很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特性。
要操作植入式广告,对它的概念一定要清晰理解,其中“隐性”就是它的特质。如果在影视里,演员拿着某牌子的产品在那里吆喝说“这个产品好,那个品牌妙”,我觉得这就不是植入式广告,还是普通的叫卖广告。和产品的终端陈列效果一样,“跳”是植入式广告效果的评估方式之一,“近” 是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方式。
一、植入式广告的优点分析 植入,让广告变得不再“讨厌” (一)打断式广告正在过时
当前,在广播、影视剧、节目、栏目当中或广播、影视剧、节目、栏目之间,在报刊文章的前、后、左、右、上、下之间,在网页各种位置都插满了打断式广告。以电视为例,广告就像一个个栓,阻塞了节目流的正常运转。
这些广告总试图用引人注目的方式跳入我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钻入我们的耳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打断式广告往往会破坏人们正常的阅读或欣赏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广告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不速
2
之客,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在现实生活中,受众经常会通过换台、跳跃、屏蔽等手段躲避广告。
从消费心理来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现必须经历“注意”这个环节。如果缺乏“注意”这个环节,广告主所期待的购买行为就无从谈起。
引起注意本应该是广告的拿手好戏。然而,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性资源,再加上过多的媒介选择使得观众更加易变,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被成几何倍数增长的广告信息所束缚,他们对信息的接收比率正在大幅度下降。“广告在引起我们注意之前,我们通过感官所接受到的信息中有99%被麻木的大脑过滤掉了”。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凭借越来越先进的数字技术,受众躲避广告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受众的这种躲避行为引发了广告人的担忧。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广告主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寻找新的广告模式来与潜在市场和目标市场的受众进行沟通。
(二)植入式广告为何兴起?
在信息时代,广告必须放弃采取打断式模式,转而采用植入模式。有时甚至于必须放弃常规广告时间或空间,转而寄生于非常规广告时段或空间,以突破受众在长期广告刺激下形成的对广告的自动过滤。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广告的有效性。基于植入原理的广告融入创新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3
植入原理受启发于现代医学中的“器官移植”。通过器官移植,植入物与受体融为一体,成为无排异反应、彼此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广告融入模式也要解决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个问题。广告必须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融为一体,才能被广泛接受。因此,广告必须不露痕迹却又不被忽视地植入到媒介产品或媒介环境当中,与媒介的情节、人物有机结合,在人们欣赏剧情的同时,广告信息潜入大脑,在人们准备购买时,它又浮现在眼前,影响其购买决策。
植入式广告模式的营销传播原理就是通过以植入的形式、通过背景等周边信息起作用,而不是像通常的广告通过产品功能、产品信息或产品物理结构等中心信息来起作用。其存在形式,是安安静静的、无声无息的。暂时隐藏营销或传播的主角——商品、服务和观念及其有关信息的主体性,暂时让消费者忘记融入性广告背后隐藏的功利性,而沉醉于对被植入物的欣赏中。然后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引向营销传播的主体。引导的方式不是直接推销产品,而是通过物质诱惑、娱乐吸引、美学设置语境等手法,设法激活消费者的购物潜意识,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以电视为例,节目流与广告流是平行的,节目流是主流,广告流是暗流。前者通过中心路径起作用,后者通过周边路径起作用,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互阻塞、打断、干扰等问题。所以,植入式广告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