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份试卷合集)上海市复旦附中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重力势能为-mgh,故B正确。由动能定理得:mgh=Ek2-mv02,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Ek2=mv02+mgh,故C错误。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即初末状态的机械能相等,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抛出时的机械能为mv0,所以物体在海平面时的机械能也为mv02,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此题考查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它描述了力在空间的积累效果,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动能定理解决的问题不受运动形式和受力情况的限制. 二.实验题
1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⑴ 下列物理量中,必需直接测量的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重锤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2
⑵ 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计时点.根据测得的x1、x2、x3、x4,写出重锤由B点到D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答案】 (1). (1)C (2). (2)mg(x3-x1), (3). 【解析】
【详解】(1)此实验要验证的关系是:mgh=mv2,即gh=v2,则直接测量的有:用刻度尺测量重锤下落的高度h;重物的质量可以测量也可以不测量;重力加速度不需测量,通过计算间接得到的有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瞬时速度.故选C .
(2)选取B、D两点为初末位置研究机械能守恒.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Ep=mgh=mg(x3-x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 (4). 小于
则从B到D动能的变化量:
力阻力的作用,重物动能的增加总是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
;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下落的高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 三、计算题 18.从某高度处以
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时间
2s落地,g取10m/s2,求:物体抛出时
的高度和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 【答案】【解析】
【详解】物体抛出时的高度为:y=gt=×10×2m=20m 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为:x=v0t=15×2m=30m
19.把一个质量为m=0.lkg的小球用一根长为L=5m的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摆动中小球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差为h=1.25m。不计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问:
2
2
2
(1)小球摆到最低位置时,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1)【解析】
【详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mgh=mv, 解得最低点的速度为: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解得拉力为:F=mg+m=
N=1.5N.
.
2
(2)1.5N
【点睛】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知道最低点的向心力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20.如图所示,半径R=2m的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AB置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B端切线水平,且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1.25m,现将一质量m=0.2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圆弧轨道运动至B点以v=5m/s的速度水平飞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小滑块沿圆弧道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滑块着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答案】(1)【解析】
【详解】(1)滑块在圆弧轨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由动能定理 mgR+Wf=mv Wf=-1.5J
(2)滑块过B点后作平抛运动,设着地时竖直速度为vy,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末速度vy=
=5m/s
所以θ=45°
2
(2) ,水平方向夹角45度
滑块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度,则有tanθ=即滑块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度。 故滑块落地时速度v=
=
【点睛】动能定理的优点在于适用任何运动包括曲线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求速度、力、功等物理量,特别是可以去求变力功。对于第2问,我们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