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镇景观河道养护技术规程(报批)
5堤防护岸养护
5.1 日常检查
5.1.1∽5.1.2本节对堤防护岸检查分类和检查内容进行了规定。
5.2堤防护岸监测
5.2.1∽5.2.4本节对监测内容和跟踪观测内容进行了规定。
5.3堤防护岸保养和维修
5.3.1景观河道的堤防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木桩河坎、块石石砌河坎、混凝土河坎、草坡河坎、树根桩河坎、荣勋生态挡墙等。这些形式的堤防护岸在约束水的行为,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但除草坡河坎外其他形式的河坎对保护水的自然清洁和维护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影响较大。目前在全国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是生态河坎。该类河坎的建设技术规范已在浙江省工程地方标准中明确,本规程亦列出了这类主要河坎的养护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日益变化,更符合人们生活要求、保护环境、生态的河坎形式会不断的应运而生。应根据各类河坎的具体特点和要求,采取有针对性、合适的养护方法和措施,以维持各类河坎的工程完好、环保、生态各方面要求。
5.3.2查找和预防白蚁应与白蚁防治部门加强联系,取得专业部门的
53
支持。
5.3.3木桩河坎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木桩河坎应保证无缺损。通过日常经常的巡视检查,防止木桩被整根盗取或部分截取(断)影响河坎的稳定性。
2 维持木桩的防腐层完好,特别是河道水位变化处的防腐层是维护的重点部位。
3 及时对木桩被破坏处进行修补,保持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破损进一步扩大。
4及时清理土坡面上的垃圾杂物,以保持土坡面整洁,木桩不受推挤。
5.3.4石砌河坎和混凝土河坎比较长期耐用,耐冲刷,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河坎形式,因此对此类河道的养护工作是大量而繁重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3.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人水和谐的美好生活环境,保障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草坡、生态河坎是河坎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生态河道的建设大都采用生态袋,所以规定了对生态袋的养护要求。生态河道一般在栽种后的一年要进行一定的补栽,一般为10%左右。这类河道养护的共同特点是在建设初期植物成活前养护工作量较大。成活后植物主要是依靠自然的力量进行自然更新,通常情况下养护工作量相对较小。
54
5.4堤防护岸应急抢险措施
5.4.1∽5.4.8本节对堤防护岸发生险情时的应急抢险措施进行了规定。
55
6水体养护
6.1 一般规定
6.1.1建立生态河道的技术关键在于应用生态修复、恢复等工程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流入,同时,限制污水的排入;增强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保持水体的自净功能;向水体导入动植物,构建完整的水生食物链,抑制澡类的大量生长,达到维持与改善水质的目的;同时通过生态护岸以及水体景观绿化技术,提高水系、水量的综合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使得水系能够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持、良性循环、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并为动植物提供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6.1.4养护单位应编制配水和换水方案,河道配水和换水应通过外部环境各取水点进行引水,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配水和换水。
6.1.5有条件的地区,宜根据水深情况选择确定相应的生产者,在水底种植沉水植物,水面种植浮水植物,岸边种植挺水植物,形成水生——沼生——湿生——中生植物群落带,通过植物生长吸收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
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以及螺蛳等底栖动物,以摄食和转化部分水草,再通过人为捕捞水生动物或水草,间接从水体中输出有机质和营养盐。
对水体水质的控制目标,应该争取使水体回到正常的水相平衡,
5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