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汇编浅析现代婚姻家庭制度

汇编浅析现代婚姻家庭制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3:23:58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现 代 婚 姻 家 庭 制 度

刘菊 泰安市委党校 副教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民族的兴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婚姻法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法律。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家庭法律的建设,和其他法律相比,婚姻法的起步比较早,但是有关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法律制度尚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中心内容]

中心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婚姻法的发展概况;二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三是,亲属制度;四是,婚姻制度;五是,婚姻家庭财产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习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内容,对婚姻家庭的人身和财产关系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弘扬高尚的社会主义婚姻道德观。 [导语]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

1

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涉及到民族的兴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婚姻法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法律。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家庭法律的建设,和其他法律相比,婚姻法的起步最

应该说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女性和婚姻家庭的问题。婚姻和家庭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间,我们在不同的人类居住的区域环境中间,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到、听到和发现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关注。那么今天我就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婚姻和家庭的问题。 [正文]

一、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和我国婚姻法的发展概况 (一)本质

1、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

婚姻家庭这种社会学现象并不是姿势存在、永恒不变的,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婚姻是两性结合并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有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这种亲属关系是基于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发生的。

自然属性: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所固有的性的本能,是婚姻生理上的基础。家庭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有血缘上的联系,所以,婚姻家庭这种社会关系是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

社会属性: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普遍存在于一切高等动物之中,婚姻家庭却是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的两性和血缘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一定的婚姻家庭形态,总是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向适应的

2、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

--人类历史上各种婚姻家庭制度的依次更替,都是经济基础发生变革的必然结果。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评价一定时期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决不能进九这一制度本身去考察,应该全面加以分析,主要是看他在当时对生产力发展起何种作用。

3、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

基于上述,则不同历史形态和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有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从最初的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变出各种群婚制的婚姻家庭。一是,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二是,亚血缘群婚制,除上述外,还排除了兄弟姐妹。只知其母。对偶婚制,成对配偶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相对稳定地同居的现象,人们,除了知道其母,也知其父。三是,一夫一妻制。是随着原始社会的崩溃和私有财产的确立而产生的。

在奴隶制、何封建制的一夫一妻是不同于现代的一夫一妻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67页。---“它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的目的,就是生育出确凿无疑的处置一定父亲的子女,而确定出自一定的父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这种婚姻家庭制度具有婚姻不自由,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要求妇女片面地遵守“一夫一妻制”的特征。

现代的婚姻家庭制度也强调“一夫一妻制”,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

(二)、婚姻法的发展概况 1、新婚姻法的内涵

是修改后的1980年婚姻法。名位婚姻法,实为婚姻家庭法。因其调整对象既有婚姻也有家庭。但由于家庭的内容偏少,因此未能改名。

3

2、我国婚姻法的历史沿革

我国现行婚姻法源于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婚姻法。

1931年12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1934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根除了封建时代的婚姻家庭制度。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婚姻法结构为8章。其第一条明确了任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模式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胡银自由、衣服一妻、男女权利品更,保护妇女和子女和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1950年颁布《婚姻法》目的在于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等原则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81年6月1日实施。该法在1950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基本制度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保护老人合法权益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容;二是,结婚条件修改,主要是提高了结婚年龄;三是,扩大了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将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列入调整范围。四是,细化了离婚条款。” 1980年,新《婚姻法》出台,修改后的《婚姻法》从27条增加到37条。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走向深入;2001年4月28日修正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修改原因及修改阶段

修改原因:1980年婚姻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多年的发展,使得有的地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总体上讲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巩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保护婚姻家庭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具体讲有三个要素。

A: 与健全的婚姻家庭法制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如,缺乏有关亲属制度的一般规定;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管理等缺乏明确的规定b—是以德治国的要求。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应将婚姻家庭中有些的违法

4

搜索更多关于: 汇编浅析现代婚姻家庭制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现 代 婚 姻 家 庭 制 度 刘菊 泰安市委党校 副教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正确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民族的兴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婚姻法就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法律。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家庭法律的建设,和其他法律相比,婚姻法的起步比较早,但是有关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法律制度尚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中心内容] 中心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婚姻法的发展概况;二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三是,亲属制度;四是,婚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