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学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 - 图文
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只有沿高剪开,拼时才能出现直角。 师:在大家的操作、推理、归纳、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充分证明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能用底× 高计算。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字母什么表示?字母中间乘号可以省略。板书:S=ah 信息技术起到的优化作用:运用大屏幕展示格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学生了到了长方形玉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作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上80页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课件 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7)提出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完成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4)利用课件演示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过程。 (5)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A.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6)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得出: A.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B.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7)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动小结: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验证了前面的猜想。 3.教学例题。 (1)(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并反馈答案。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说明:请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一至两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设计,在表格呈现您设计此项评价的目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及需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注:两个评价设计不能雷同。) 本课的名称:平行四边形面积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导、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该环节的教学、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呈现在下表中。在“评价工具”一栏中,除量规外,其他均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评价环节,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评价工具 课堂展示交流结果,对全体学生实行星级达标。 1.数方格比较两个图形面积习积极性 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上80页表格。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