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家庭史

中国家庭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8:49:18

笔应尽量落实到基本生计和日常生活方面,以便使这幅图像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充分呈现出这个不断流动的社会生命体的生动面貌。毋庸置疑,想达到这一目标是极为艰难的,但却是家庭史研究者必须努力进行的工作。事实上,家庭生计的实际安排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情态,才是家庭史中最真实的部分,离开了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由所谓制度、形态、结构、规模、规范之类线条所构成的家庭史框图,是僵死、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家庭史研究中,这些方面受到了严重忽视,已经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检索到了一些比较相关的论著,但它们极少是采用家庭史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这些论著的作者毕竟梳理出了不少问题,为我们研究不同时代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类成果:一类是社会生活(风俗)史论著,另一类是经济史特别是农业和农家经济史论著。

社会生活史方面值得重视的著作,最早要推法国汉学家马伯乐的《汉代中国人的私生活》(1932),该书对两汉时期人们私人生活面貌作了概貌式的勾勒;其后,鲁惟一于l968年出版了《汉代中华帝国初期的口常生活》,其性质与马书相近而内容较广,涉及不少私人空间以外公共领域的社会生活现象。国内学者的此类专著,较早的著作有何浩天《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1969)、刘志远《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1983),均是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汉墓画像砖为基本材料而展开论述的。近年出版的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众多学

者合作编著的多卷本《中国社会通史》、《中国风俗通史》和《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均按时代分卷)更对历代日常生活习惯、风俗、物质设备等等,有相当详细具体的叙述。这些著作,对于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面貌,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论文也以百十篇计。

家庭经济,无疑是家庭生计的主要内容,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是家庭经济的主体。因而,有关农业和农家经济史的成果,对考察古代家庭的生计,特别是数量居于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应该说,这方面的成果是比较丰富,有关这一时期的经济史、农业史和断代史著作,一般都对相关问题有所涉及;过去关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起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免带上一些时代政治色彩,存在不少偏颇之处,却仍然整理了不少可供利用的素材。

这方面的专著,首推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该书对汉代农业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其中特别设有《农民的生计》~章,实际上即是讨论农民家庭生计问题,其他章节讨论农业技术和生产经营,亦多是立足于家庭,为我们考察农民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相关论文数量众多,其中不少是从家庭经济着眼的。

以上这些成果,都可从家庭史的立场加以参考、采借和利用,整合为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过,尽管经济生产

与消费活动是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我们所设想的家庭生计和日常家庭生活,远较经济活动为丰富广泛。家庭生计和家庭日常生活,是以家庭经济为基础的,但又不局限于家庭经济,而是包括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家庭事务安排的方方面面——既与家庭经济密切相关,又不等同于家庭经济。比如说,婚嫁丧葬、养老抚幼、亲朋往来、家庭教育等等,虽然都不是经济活动,但都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与家庭经济活动之间互相影响。

虽然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有较大难度,但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中国家庭史》的一个创新亮点。应该说,相关史料也相对比较丰富,除传世的史书之外,还有不少考古实物、简牍文书方面的资料可供利用。战国至汉代的思想家们关于农民家庭生计状况的议论也相当多,《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和《颜氏家-iJil)等文献更可以作为核心资料加以整理和运用。对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事实进行合理的归纳,设置出恰当的纲目,是做好这部分研究工作的关键。

五、“分家析产”和家产继承

自春秋战国开始建立“编户齐民”制度以后,“分家析产”即成为几乎所有古代家庭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分家析产”,既意味着前一个家庭周期的终结,也意味着若干个新家庭的诞生。从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形来看,它甚至应该被视为一个家庭产生的实际起点。围绕

“分家析产”,中国古代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制度、规范和习惯,在家庭史研究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过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除个别关于“商鞅变法”以后秦汉国家强制分家政策的探讨之外,绝大部分学者都是针对“分家析产”过程中的家产分割问题而展开的。在这方面,以邢铁的研究最为系统,他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有相关专著,全面地阐述了其有关古代“分家析产”和“家产继承”的观点,其巾包括诸子平均家产方式、妇女的家产继承权、立嗣继产、遗嘱继产、工商业者家庭继产和一些非常态家产继承的习惯与规定。虽然他的论述的时间范围是整个古代,但其中有不少内容与本卷涵盖的时代有关。

除邢铁之外,赵凤喈曾简述了古代女子继承权问题,许垣、马新等从宏观上对古代家产继承制度的发展及其对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日本学者越智重明的则专门探讨了汉代至六朝时期的家产分割和“二重家产”问题。专门研究之外,一般比较综合性的家庭史著作,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分家和家产继承问题;栗劲所著《秦律通论》,也对秦代家庭财产继承与分割的法律进行了讨论。 主要体现于“分家析产”的家庭财产支配权、享有权和继承权,是破解中国传统家庭制度和家庭内部关系的一把钥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客观地说,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家庭史而言,过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实际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家析产”制度、习惯的产生和定型时期,对有关问题还应作更加深入的考察。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家庭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笔应尽量落实到基本生计和日常生活方面,以便使这幅图像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充分呈现出这个不断流动的社会生命体的生动面貌。毋庸置疑,想达到这一目标是极为艰难的,但却是家庭史研究者必须努力进行的工作。事实上,家庭生计的实际安排和日常生活的实际情态,才是家庭史中最真实的部分,离开了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由所谓制度、形态、结构、规模、规范之类线条所构成的家庭史框图,是僵死、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家庭史研究中,这些方面受到了严重忽视,已经做的工作相当有限。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检索到了一些比较相关的论著,但它们极少是采用家庭史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这些论著的作者毕竟梳理出了不少问题,为我们研究不同时代的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素材。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类成果:一类是社会生活(风俗)史论著,另一类是经济史特别是农业和农家经济史论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