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2 2:28:19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管丽萍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一、教材依据

教材选自浙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3册,第7课。 二、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对毕加索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和作品欣赏,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而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内涵,并以此向学生提供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品。

本科以问题为纽带,采用美国的费得门教授提出的美术欣赏陈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美术作品,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艺术主张。

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毕加索,画纸、画笔。 七、教学过程

(一)运用情境,启发思维。

1、看一段日本侵略者残杀中国平民的影片作思考: (1)影片中欧哪些形象?

(2)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可用一两个词或简短的话来表达)。 (二)结合课件,欣赏《格尔尼卡》,述说感受。 师: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能找到战争的影子吗? 生:人、灯、牛、马、倒下的战士?? 生:看不懂、乱七八糟??

师:那你们像不像看懂呢?(生:想!)好,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幅画看懂!

(三)引导欣赏,加强体验。(板书:课题)

师:想要看懂这幅作品我们得先了解它的作者,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板书:一、作者简介)

1、毕加索简介:他作品的价值,以他年轻师地趣事为切入点(贴近学生)适当讲解他的生平以及艺术主张。点到《格尔尼卡》是他立体主义(板书:立体主义)时期的一件代表作品。

2、简介《格尔尼卡》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创作的头几天里,毕加索共画了25幅草图,这是其中的两幅。

师:现在大家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吧,下面我们可以进入重点《格尔尼卡》画面欣赏。(板书:三、画面欣赏)

3、观察这幅画,分析一下画面中的各种形象都象征(板书:象征、寓意)什么,画家又是怎样表现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牛的表情是怎么样?(板书:变形)它代表什么?(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2)马代表什么含义?(马象征着苦难的西班牙人民。) (3)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4)战士手中的短剑和剑旁的花有什么寓意?(战士右手握着这段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5)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像什么?灯在这里象征什么?(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地射向四周,画家用这些象征性的揭露,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

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人民都明了战争的罪恶。)

(6)由举灯的女人你联想到什么?象征什么? (7)跳楼的人发出什么样的喊声? (8)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 师:请谈谈你现在的印象和感受。

师总:(配音乐《辛德勒名单》带学生进入意境。)教师声情并茂系统总结《格尔尼卡》的绘画形式、绘画语言(板书:色彩、线条)以及各个部分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格尔尼卡》的艺术效果。

师:《格尔尼卡》这件以战争为背景的油画作品和这幅同样表现战争题材的油画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抽象、写实)那么抽象变形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乱画还是有内在的形式?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对毕加索的其他艺术作品的欣赏来重点理解一下。(板书:四、其他作品)

4、毕加索其他绘画作品欣赏(立体主义画派1910——1914) 我们来看毕加索的《公牛的变体画》 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

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

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

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形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

这就是他如何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抽象出一种特殊形象,使画面极具个性化和表现力。立体派是二十世纪法国的主要流派。(联系19世纪末西方的一些画派适当的点点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

师总:刚才我们通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画面赏析、其他作品”几个步骤对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欣赏,(指板书)这就是欣赏一幅作品的步骤,当然这需要大家搜集和阅读大量资料才能完成。

《格尔尼卡》这件作品是以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的战争事件为背景的,这让老师联想到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中国。(学生: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战争的灾难,其中最让人发指的就发生在南京(学

生:南京大屠杀)这就是这一事件留下的展示照片。(展示一组照片加深学生愤慨情绪。)

(四)布置作业,表现情境。

日本情路饿着这一情境让老师觉得很愤怒,你们呢?那下面我们尝试着用绘画的形式来变现一下南京大屠杀,揭露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战争之罪好吗?

(五)师生互评,开拓思维。 (1)点评作业,小结本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围绕以战争为背景的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展开,了解了一下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艺术主张。他笔下的和平鸽飞满全世界,成为人类世界和平的象征和标志。希望大家课后能把这个作业完成,做一名和平的使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战争之罪。(点题)

(2)课后查阅毕加索的资料及其作品,进一步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搜索更多关于: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管丽萍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一、教材依据 教材选自浙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3册,第7课。 二、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对毕加索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和作品欣赏,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从而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内涵,并以此向学生提供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品。 本科以问题为纽带,采用美国的费得门教授提出的美术欣赏陈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美术作品,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为突破口,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艺术主张。 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