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百科知识大全

海洋百科知识大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10:35:04

小于表面波的恢复力,这种波动传播很缓慢,波形传播速度不足1米/秒,小于表面波波速;振幅大于表面波的振幅。通常的内波,振幅为几米,甚至可达百米;波长近百米至几十千米,周期几分钟至几十小时。它是引起海水混合、形成细微结构的重要原因。

37. 知识点:人们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会温度、盐度和压力影响而改变,会随他们的增大而增大。在各种因素中,温度对声速影响最大,水温每升高1℃,声速大约增大4. 6米/秒。海水中的声速大约是1500米/秒,约是大气中声速的4. 5倍。

38. 知识点:光进入纯净的海洋在其中传播时,大部分波段的光都会被吸收而衰减,只有波长在480±30纳米波段的蓝绿光在水中吸收系数最小,衰减最小,穿透能力最强,所以海洋有蓝色窗口之称。

39. 知识点:海洋在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海水不断地发生混合,混合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混合的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例如热量、浓度、动量等)逐渐趋向均匀的过程。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分子混合、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海洋上层(海—气界面)是海水混合最强烈的区域,因为海气界面上存在着强烈的动力和热力过程,例如,风使海水产生海流和海浪,它们所具有的速度梯度和破碎都会引起海水的混合。

40. 知识点:北海道渔场位于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

41. 知识点:由风引起的海水速度和流向各层各不相同,表层流速最大,流向与风向呈45°夹角,北半球偏在风向右方。随深度增加,流速呈指数衰减,北半球流向逐渐右偏。到某一深度,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流速仅为表面流速的4.3%,流速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深度即为风海流的影响深度,称之为摩擦深度。但是从表层到底层积分得到的海水体积输运与风矢量的方向垂直,在北半球指向右方,在南半球指向左方。

42. 知识点:测风应选择在周围空旷、不受建筑物影响的位置上进行。仪器安装高度以距海面10米左右为宜。

43. 知识点:科里奥利力,简称为科氏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科里奥利力来自于物体运动所具

有的惯性。科氏力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4. 知识点: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海水将在受力的方向上产生运动。与此同时科氏力便相应起作用,改变海水流动的方向,随着流速的增大,科氏力逐渐增大,流向逐渐偏转,直至科氏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取得平衡时,海水的流动便达到稳定状态。若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他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则这种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地转流的流向与压强梯度力的方向垂直。

45. 知识点:见56题。

46. 知识点:海洋锋,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它们可用温度、盐度、密度、速度、颜色、叶绿素等要素的水平梯度,或它们的更高阶微商来描述。在锋带附近各种参数的梯度明显增大,具有强烈的水平辐合(辐散)和垂直运动,因而是不稳定的,其中存在着逐渐变性的过程和各种尺度的弯曲。

47. 知识点: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除南太平洋秘鲁寒流北部的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外,大部海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特别是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太平洋海区,大部分年降水量在3000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050毫米左右,平均盐度为32~35左右。因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较低,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48. 知识点:潮汐潮落所形成的水位差,即相邻高潮潮位与低潮潮位的高度差称为潮差。大洋中的潮差不大,一般只有几十厘米至1米左右。近海潮差差异较大,喇叭状海岸或河口地区潮差一般都比较大。例如,加拿大的芬迪湾、法国的塞纳河口、我国的钱塘江口、英国的泰晤士河口、巴西的亚马孙河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口等,都是世界上潮差较大的地区。其中芬迪湾的最高潮差记录达到了18米,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区。

49. 知识点:根据平衡潮理论,由月球引起的潮高最高为36cm,最低为-18cm,最大潮差为54cm;由太阳引起的潮高最高为16cm,最低为-8cm,最大潮差为24cm。两者叠加,理论最大潮差为78cm。

50. 知识点:海浪是发生在海洋表面上的表面波,即沿着水与空气界面间传行的一种波动,其恢复力是重力,因此海浪属于重力波。

51. 知识点:来自太平洋的潮波系统主导了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潮汐运动。在渤海,大部分海域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黄海大部分海域属于正规半日潮海区,而南海大部分海域为不正规日潮海区。

52. 知识点:来自太平洋的潮波系统主导了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潮汐运动。在渤海,大部分海域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黄海大部分海域属于正规半日潮海区,而南海大部分海域为不正规日潮海区。

53. 知识点:来自太平洋的潮波系统主导了我国大部分海域的潮汐运动。在渤海,大部分海域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海区,黄海大部分海域属于正规半日潮海区,而南海大部分海域为不正规日潮海区。

54. 知识点:根据无限深海漂流理论,在摩擦深度处,海水流向与表层相反,大小是表面流速的4. 3%。

55. 知识点:根据无限深海漂流理论,在摩擦深度处,海水流向与表层相反,大小是表面流速的4. 3%。

56. 知识点:决定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温度和盐度。盐度小温度高的海水密度低,盐度大温度低的海水密度大,在大洋中温度一般起到决定性作用。大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密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57. 知识点:海流流向的定义是,以正北方为0°顺时针旋转,海流流去的方向记为流向角。即向东流去的流向角为90°。

58. 知识点:海洋垂直尺度与水平尺度比约为10-3

59. 知识点:惯性流又称余流,是指科氏力与惯性力相平衡的流动。惯性流动在引起海流的外力停止后,在惯性力作用下仍沿一定方向流动。其特点是具有时间性。当惯性力被各种摩阻力抵消时,惯性流也就消失了。

60. 知识点: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研究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几个毫米。

61. 知识点:索马里海流为特殊的西边界流。地处印度洋季风作用区域,冬季沿索马里沿岸南流,称之为索马里暖流;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沿索马里海岸向东北流动,由于海水离岸输送导致该海域出现上升流,形成索马里寒流。索马里寒流只存在于夏季。

62. 知识点:惯性流又称余流,是指科氏力与惯性力相平衡的流动。惯性流动在引起海流的外力停止后,在惯性力作用下仍沿一定方向流动。其特点是具有时间性。当惯性力被各种摩阻力抵消时,惯性流也就消失了。惯性流的周期T=2π/f。

63. 知识点:Argo浮标的观测要素主要为温度、盐度、压强,新型Argo浮标还可观测pH、溶解氧、叶绿素、硝酸盐等。还可通过Argo浮标的漂移轨迹计算得到海流流速。

64. 知识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温带亚极区较高,南北两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大洋区较低,北冰洋海区初级生产力最低。

65. 知识点:海洋热液喷口环境以高温、H2S含量高、含氧量低和pH值低为主要特征,并且这些要素的含量有较大波动。

66. 知识点:中国近海四大海区内,各种海洋环境参数的跃层种类较多。其中以温跃层最具代表性:既有季节性跃层,也有常年性跃层。季节性跃层主要发生在黄渤海海区和东海北部,南海海区季节性温跃层不显著。

67. 知识点: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68. 知识点:北太平洋一支重要的暖流是黑潮,其主要特点是高温高盐。

69. 知识点: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为掌握潮汐变化需建立永久的验潮站进行潮汐水位观测。

70. 知识点: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地球天体之间距离的立方成反比。虽然太阳质量远大于月球,但因为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则月球引潮力比太阳引潮力大,大约为2.17倍。其他天体引潮力远远小于月球和太阳引潮力。

71. 知识点:当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当盐度值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时,即形成咸潮(或称之为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我国咸潮入侵主要发生在长江口、钱塘江口和珠江口等河口区域。一般情况咸潮发生在冬季。

72. 知识点:决定风浪大小的因素包括风速(风力大小)、风时(风的作用时间)、风区(风的作用区域大小)。

73. 知识点:浙江杭州的钱塘涌潮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八月十八,每年都会吸引各地游人前来观看,其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潮、南亚的恒河潮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

74. 知识点:浙江杭州的钱塘涌潮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八月十八,每年都会吸引各地游人前来观看,其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潮、南亚的恒河潮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

75. 知识点:海水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对纯净的大洋水来水,长波优先。吸收最弱的波段为蓝绿光波段,所以海洋有“蓝色窗口”之称。

76. 知识点:在海峡、水道或狭窄港湾内的潮流,因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一般为往复

搜索更多关于: 海洋百科知识大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于表面波的恢复力,这种波动传播很缓慢,波形传播速度不足1米/秒,小于表面波波速;振幅大于表面波的振幅。通常的内波,振幅为几米,甚至可达百米;波长近百米至几十千米,周期几分钟至几十小时。它是引起海水混合、形成细微结构的重要原因。 37. 知识点:人们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会温度、盐度和压力影响而改变,会随他们的增大而增大。在各种因素中,温度对声速影响最大,水温每升高1℃,声速大约增大4. 6米/秒。海水中的声速大约是1500米/秒,约是大气中声速的4. 5倍。 38. 知识点:光进入纯净的海洋在其中传播时,大部分波段的光都会被吸收而衰减,只有波长在480±30纳米波段的蓝绿光在水中吸收系数最小,衰减最小,穿透能力最强,所以海洋有蓝色窗口之称。 39. 知识点:海洋在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海水不断地发生混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