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文科)试题(附带详细解析)
铜,故C错误;
D. 钠容易与空气反应导致变质,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大比煤油小,故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分析】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
A.乙醇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多数分解反应、电离水解反应、碳单质还原氧化物的反应等。 15.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用于干燥氨气可知,本题考查氨气的干燥,运用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与酸或酸性气体反应分析。 【详解】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如浓硫酸等)反应生成铵盐,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过氧化钠与氨气不反应,但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引进杂质,不能用过氧化钠干燥氨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没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氨气;碱石灰不与氨气反应,且能吸水,故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答案选B。 【点睛】
答案第5页,总9页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与酸或酸性气体反应,不能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干燥氨气。 16.A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加热条件下都能氧化碳,都能与木炭反应,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挥发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故B错误;
C.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氢离子表现氧化性,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
D.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铝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故D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 【详解】
A.降温,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可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故C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8.B 【解析】 【详解】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铝为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故B正确;
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易与强碱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应用铝盐和弱碱反应,故C错误;
D.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可保护铝进一步被腐蚀,并不是因为铝不活泼,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第6页,总9页
19.A 【解析】 【详解】
A. Al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同时都产生氢气,故A正确;
B. Al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但都不产生气体,故B错误;
C. Al(OH)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但都不产生气体,故C错误;
D. NaHC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但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等,但能放出气体的只有单质(如Al)、弱酸的铵盐等。 20.C 【解析】 【详解】
A.Na2CO3>NaHCO3,若碳酸盐可溶则其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小于碳酸盐,水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应选氯化钙,故B错误;
C.NaHCO3加热易分解,而Na2CO3不能,则可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故C正确;
D.都生成1mol的二氧化碳,碳酸钠需2mol的盐酸,碳酸氢钠需1mol的盐酸,所以前者消耗的H+多,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难溶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盐,如: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钙;易溶的碳酸盐溶解度
答案第7页,总9页
大于碳酸氢盐,如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21.C 【解析】 【详解】
A.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化石燃料,故A正确; B.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蔗糖能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能水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 C.塑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羊毛和天然橡胶为天然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糖类和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22.A 【解析】 【详解】
A. NH4Cl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氨气;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故A符合题意;
B. (NH4)2CO3溶于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的沉淀可溶于稀硝酸,故B不符合题意; C. NaCl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K2SO4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C 【解析】 【详解】
A. 甲烷不具有漂白性且不与品红溶液反应,故A错误; B. 二氧化硅不具有漂白性且不与品红溶液反应,故B错误;
C. 二氧化硫因为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品红溶液,故C正确; D. 氨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4.C 【解析】
答案第8页,总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