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中铁七局集团大连瓦五铁路工程指挥部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② 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③ 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臵,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④ 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
⑤ 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6.2钻孔偏斜
各种钻孔方法可能发生钻孔偏斜事故。
6.2.1 偏斜原因
① 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② 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③ 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④ 钻机底座未安臵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⑤、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6.2.2 预防和处理
①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中铁七局集团大连瓦五铁路工程指挥部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② 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③ 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6.3 掉钻落物
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掉钻落物事故。
6.3.1 掉钻落物原因
① 掉钻落物原因
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② 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③ 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 ④ 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 ⑤ 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6.3.2 预防措施
① 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
② 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臵。
6.3.3 处理方法
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
6.4糊钻和埋钻
糊钻和埋钻常出现于正反循环回转钻进中,糊钻的特征是在细粒土层中钻进时进尺缓慢,甚至不进尺出现憋泵现象。
中铁七局集团大连瓦五铁路工程指挥部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预防和处理办法:对正反循环回转钻,可清除泥包,调节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适当增大泵量和向孔内投入适量砂石解决泥包糊钻,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锥;严重糊钻,应停钻,清除钻渣。对钻杆内径、钻渣进出口和排渣设备的尺寸进行检查计算。
6.5扩孔和缩孔
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与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外鸣叫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对于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笼就位后须立即灌注,以免桩身缩径或露筋.
6.6梅花孔(或十字孔)
常发生在以冲击锥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叫做梅花孔或十字孔。
6.6.1 形成原因
① 锥顶转向装臵失灵,以致冲锥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
中铁七局集团大连瓦五铁路工程指挥部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击。
② 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
③ 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臵。
④ 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
6.6.2 预防办法
① 应经常检查转向装臵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臵。
② 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并适时掏渣。
③ 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整孔形。
④ 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6.7卡锥 6.7.1 原因
① 钻孔形成梅花形,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
② 未及时焊补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而焊补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锥。
③ 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打碎,卡住锥脚或锥顶。 ④ 孔口掉下石块或其它物件,卡住冲锥。
⑤ 在粘土层中冲击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 ⑥ 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