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晏民公示材料doc - 图文
成,遗址的修缮规划设计者咨询我们能否胜任。经过深入试验研究研发了一套狭小多弯曲地道的激光雷达三维构建技术,完成了地道的精细三维重构,制作了地道的虚拟现实模型、遗址保护村和遗址纪念馆的虚拟现实模型,制作了地道的平面分布图、纵横断面图,为地道应急规划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现状数据。 利用激光雷达精细重构技术将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在计算机中,为其修缮提供设计依据,在其原物损毁时提供可靠的复原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效益,是造福人类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过深入研究和多项工程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激光雷达文化遗产精细重构的技术体系,目前这一技术体系已经通过培养的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等形式推广到了全国大多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推动了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进步。 三、特大工程精密测量 利用激光雷达精细测量技术完成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天津西站等多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精密测量工程。 (一)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施工顺序是地面拼装钢结构-立24个柱结构-吊装主结构-吊装次结构,主结构合龙后卸载支撑架。主结构预留的次结构空位与拼装的次结构是否吻合?支撑架卸载前后钢结构的整体变形情况如何?钢结构的整体形态大小与设计是否一致?这些难题用常规测量手段无法解决。王教授采用激光雷达精细测量技术来解答问题。为了主次结构吻合,先扫描主结构牛腿,精确提取角点,再扫描胎架上拼装好的相应次结构的牛腿,精确提取角点,分别将其转换到同一坐标系在计算机中模拟吊装,如不吻合,就在胎架上调整次结构,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工期。为了卸载变形分析,写在前后分别整体扫描钢结构,在计算机中对二次的点云进行变形分析,得出了准确的钢结构卸载变形分布状态,为钢结构的安全提供了数据保证。钢结构全部安装后整体扫描,在计算机中构建钢结构的三维CAD模型,与设计模型对比,得到可靠的数据。最后圆满地解决了全部难题。 (二)国家体育馆 5
体育馆屋顶钢结构采取拼装一榀滑移一榀的方式安装。滑移后的钢结构与设计是否一致?安装完后钢结构与设计是否一致?这是评价滑移质量的重要依据。常规测量方法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王教授利用激光雷达技术成功解决难题,每滑移一榀扫描一次,提取特征点与设计之对比评价滑移质量,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钢结构安装完后再整体扫描,进行几何重构,与设计模型对比,评价整体安装质量。 (三)天津西站 天津西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站房,屋架为大跨度箱型联方网壳钢结构,屋盖分为两侧的拱脚段和中间大拱段三部分。施工时先安装两侧拱脚,中间大拱先在二层楼面胎架上拼装,然后整体提升与拱脚合龙。胎架上的大拱与拱脚合龙时能否吻合上?将决定提升工程能否成功。安装完后钢结构的实际形状和大小如何?将为膜结构安装提供设计依据。由于大拱的体量庞大,直接用国家体育场的技术无法完成,王教授采用精密控制加多站多仪器扫描法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 总之,王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激光雷达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为我国激光雷达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技术成功应用到我国重大建设工程,解决了工程中重大难题,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技术成功应用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解决了文化遗产信息永久保存的重大难题,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推动了测绘科技进步,拓宽了测绘应用领域,提升了测绘科技水平。 这些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一),省部级一等奖2项(1项第一,1项第二)、二等奖2项(1项第一,1项第九)。申请了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1项,正在登记办证2项,公开8项。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EI检索11篇。培养了青年教师5名,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5名,在读2名。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22名,在读14名。 6
六、重要科技奖项 [包括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
关科技奖项,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主要合作者] 序号 基本信息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证书号码:2010-J-252-2-13-RO1,主要合作者:李广云、秦长利、徐亚明、朱光、过静珺、张胜良、罗德安、李宗春、邹进贵。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证书号码:2009-01-01-03,主要合作者:晋宏逵、朱光、石志敏、胡锤、陈秀忠、罗德安、朱凌、王莫、张瑞菊、 危双丰。 激光雷达古建筑与代表性建筑精密测量与建模,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证书号码:2009城-2-005-01,主要合作者:晋宏逵、朱光、石志敏、胡锤、陈秀忠、罗德安、朱凌、王莫、张瑞菊。 国家体育场(鸟巢)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施,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二,2008年,证书号码:2008-01-01-01,主要合作者:秦长利、李久林、马海志、马全明、马尧成 、陈大勇、王荣权、龙正武、刘增希、董伟东、王思锴。 复杂施工环境下空间弯扭箱型构件大跨度单层筒壳安装及主动控制提升关键技术,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九,2011年,证书号码:中钢结构(奖)2011-2-001-09,主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方案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多站点云数据的整体配准方法,提出了激光雷达钢结构安装质量检测技术,提出了激光雷达钢结构整体变形监测技术。 1 2 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设计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的技术流程,提出了大木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设计了柱头柱脚偏移图的表达方案,设计了古建筑立面正射影像图和彩画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方法。 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提出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古建筑和代表性建筑进行精密测量与建模方法,利用标靶和点云进行不同扫描站数据配准,利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影像纹理映射。 3 4 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技术路线制定,技术开发,组织了项目实施。提出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密施工控制网测量的方法。提出应用地面激光雷达技术进行钢结构拼装和吊装质量检测和钢结构卸载整体变形监测的新方法。 提出并实施利用激光雷达技术监控筒壳安装质量,在筒壳进行主动控制提升时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提升控制,保证了提升工作的顺利进行。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筒壳安装焊接下载5 要合作者:张伟、高玉兰 、陈硕辉、王益前后整体变形监测。 民、董巍、沈斌、刘明、卞永明、叶逎。 7
七、发明专利情况 [限填六项以内。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施的发明专利名称,
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主要合作者,本人在专利发明和实施中的主要贡献。如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序号 基本信息 基于深度图像的三维空间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2011年,专利类型: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 1 0077846.4,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危双丰。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提出深度图像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深度图像基准面的拟合方法,定义深度图像最小外包盒,建立最小外包盒与深度图像的空间关系。 1 2 一种地面激光雷达数据纹理影像配准方项目负责人,方法技术路线的设计,提出用罗法,2013年,专利类型:发明专利,专利德里格矩阵和重心化坐标进行配准计算。 号: 201110250748.3,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胡春梅 王国利 郭明。 3 一种基于海量激光雷达栅格点云数据的建全面负责技术的研发,设计了方法的技术路线,模方法,2013年,专利类型:发明专利,提出用四叉树索引栅格点云数据,将三维数据专利号:201110250746.4,排名:第一,主用二维索引。 要合作者:郭明 王国利。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