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高校机关中的服务意识
浅析高校机关中的服务意识
机关一词,原指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高校机关虽然有别于政府机关,有着自身独特的特性,但仍是支撑学校运转的关键部位。其如同人体的关节、自行车的链条是连接各个职能部门纽带,是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中心。高校机关工作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性:服务性、辅助性和综合性,其中尤以服务性为重。建设服务型高校机关,更好的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系。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进入了一个高速的扩张期。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校机关在面对学生数量激增、师资不足、教学设施相对缺乏、管理难度加大等等困难面前,因循守旧,准备不足。以致于本应起到枢纽、润滑作用的校机关,却成了高校高速发展的绊脚石。
一、当前高校机关服务意识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官僚气息严重,人浮于事
高校机关中一些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滞后于学校的发展,对工作缺乏正确定位,主要表现在扯皮现象严重,若事情有利可图则蝇头而争,若无利可图便相互推诿。甚至在个别部门还存在者“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1]的衙门气息。
2.服务意识淡薄,工作素质较低
目前许多的高校机关人员,没有能够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主动为基层师生员工服务的热情。并且由于部分高校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以前学校对机关人员的引进方面并没有足够重视,导致现在高校机关中部分中级职称职员的学历较低、理论水平较浅、思想高度不够。尤其是缺乏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技能,使得工作效率低、易出错。
3.横向学习不足,缺乏经验积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加,高校对教师培训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在职读博,企业挂职,国外访问学者等等。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但似乎高校对机关人员的培训却多流于形式,很难真正促进机关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导致多数机关人员的工作方式、流程都是靠自己摸索或从前任的提携而纵向获得。极少能够在横向上(其他高校相同部门)实现优势共享,这也成了制约机关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的瓶颈。
二、提升高校机关服务意识能效的对策与思考
1.明确角色定位,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是高校服务机关的前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