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K4+000-DK11+250
采用YST-600A液压碎土设备对填料进行粉碎基质土处理。碎土设备与改良土拌和站按“L”型进行平面组合。碎土直接进入拌和站配料仓。
正式破碎前须与下级稳定土拌和站进行联动联调,使两级设备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以便达到最佳的质量和经济效果。
原料土的粒径须小于碎土设备的破碎能力,超过此限的土团剔除或改小。植物根茎在取土源处予以清除。
破碎出料运输皮带的落料口对准下级稳定土拌和站的配料仓漏斗,破碎土可快速通过漏斗进入搅拌筒。
先破碎后拌和的机械布置见图7.2.3.1-1。 ③拌和工艺
采用WSD500拌和站对已破碎的填料进行拌和。并调试所用的场拌设备,保证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含有大于10cm的土块;拌和前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设定拌和产量时,将拌和产量设定在略大于破碎机产量的工况,使拌和站配料仓保持较少的存料,防止拌和站配料仓因进料过快而出现“粘”、“堵”、“拱”、“卡”的现象。
改良土的含水量低于设计要求时,在拌和站加水拌和。采用雾化加水技术,加水量通过精密计量装置加以控制。跟班检测基质土和改良土混合料的实际含水量,以便实时调整。拌和成品混合料经皮带机运送进入储料仓。
④混合料运输
采用15t以上大型自卸车运输,及时运送成品仓内拌和料,防止成品仓储料过多时间过长造成“粘”、“堵”、“拱”、“卡”现象。
在气候干燥、水分蒸发过快的天气条件下运输时,车斗加苫布覆盖,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运料车不得在新铺且未碾压成型的层面上行驶。 ⑤改良工艺流程
场拌法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2.3.1-2
图7.2.3.1-1改良土场拌法机械布置图
⑥改良土填筑
改良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按照预先打好的方格网计算好所需改良土方量,由专人负责指挥卸车,按照200m为一个作业区,试验人员对现场改良土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定最佳含水率,然后用推土机按照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进行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成型。改良土施工完成后,进行自然养护,养护期间严禁车辆在改良土上通行。
图7.2.3.1-2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7.2.4 基床表层填筑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0.6m厚的A组土填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床做为试验段,确定A组土的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科学合理的安排A组土填筑。基床表层填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7.2.4 基床表层A组填料施工工艺框图
7.2.5 过渡段施工
本标段主要有路桥、路涵等几种形式过渡段。 ⑴施工方法
过渡段与相邻路堤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填料摊铺按设计要求分段选用不同填料,桥台后和涵洞两侧2m范围内或设计要求范围内不能使用大型压路机施工的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冲击夯进行压实,其它部位与路基同步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
①路桥过渡段形式详见图
1基床表层无砂混凝土板基床底层A组填料填土软式排水管回填碎石1基床表层1:m填土基床底层过渡段软式排水管A组填料基床底层填土1:1回填碎石1-1断面图②路涵过渡段形式详见图
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填土1:2.0回填碎石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过渡段A组填料1.02:填土回填碎石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涵顶线1:m11:填土A组填料1-1断面图
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⑶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
① 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横向结构物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过渡段填筑与相邻路堤按相同施工区段同步施工。为防止过渡段路基下沉,采取薄层填筑碾压,对称分层填筑,压实采用压路机、冲击夯进行压实,同时人工辅助,回填范围按设计要求。
② 按设计要求对各种形式过渡段的基底进行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A组土填筑。
③ 台后每层摊铺厚度为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