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案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感官来发现。(板书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 二、探索:认识感官及作用(预设10分钟)
(一)探索1:交流。通过感官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1.出示物体(建议是水果等可以食用的纯色物体),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引导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视觉信息。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眼睛了解了这个物体的视觉信息。
4.观察: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其他感官了解这个物体的更多信息。(耳听:音量、音高、音色、舒适度等听觉信息;舌尝:酸、甜、苦、辣、咸、涩等味觉信息;鼻嗅:香、臭、刺激等嗅觉信息;皮肤触摸:冷热(温度)、软硬、粗糙光滑、轻重等触觉信息等;)【强调:实验时一般是不允许品尝的,在能确保安全卫生的情况,可以尝试】
5.交流:引导学生准确表达通过不同器官获得的不同信息,并学会较正确的描述,初步区分“事实”和“想象”。
6.总结:我们通过不同的器官获得了不同的信息,每种感官都能感知它能收集到的信息。其中眼睛帮助我们获得视觉信息、耳朵获得听觉信息、鼻子获得嗅觉信息、舌头获得味觉信息、皮肤获得触觉信息。
(二)探索2:看图片
1.活动:活动手册翻到13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四个物体,把看到的主要信息记录下来,看不清可以参考书本28页。
2.交流:(引导学生对观察中的事实和想象做出区分)
(1)我们从每一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 (2)看着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 3.小结:我们要学会区分观察到的信息和想象的信息。 (三)探索3:多感官观察物品
1.活动:(下发或者请每小组X号同学领取材料)请同学们用五种感官观察物品,再次用词汇将我们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交流:请同学们说说用感官观察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摘录词汇); 3.小结:我们通过多种感官发现了这些物品更多的信息,并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辨别物品。
41
三、研讨:(预设15分钟)
(一)研讨1:不同器官获得不同的信息。
1.交流:比较探索2和探索3活动中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2.活动:请你猜一猜。教师提供1个新的常见物品或者塑料水果等。 (1)请1小组描述只用眼睛看到的物品信息,请同学们猜一猜; (2)请1小组描述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再请同学们猜一猜;也可以换其他物品猜一猜。
3.小结:只用眼睛观察到的信息很多,用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更多。 (二)研讨2:不同感官的作用。
1.交流:我们能分别说说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吗?
2.小结: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但对于其他信息无能为力,只有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才能得到这个事物的具体信息,从而更加接近事实。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提问: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2.活动:(下发盲文板每小组1块)请同学们摸一摸,猜一猜这是什么? 3.交流:这是盲文,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 民币右下角就有盲文,它将代表0的三个圆点连接起来,变成一个拐弯符号“┛”。1元、2元、5元、10元券在正面左下角分别加印1个、2个(竖列)、2个(斜列)、4个小黑点;50元、100元券在正面右下角分别加印5个、7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错综排列,仔细触摸,可感觉微微凸起,盲人通过触摸黑点多少及分布便可区分面值。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2001年8月1日《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
42
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但事实上因在百姓中间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国内城市大规模的盲道建设对盲人行路并未产生很大帮助。
助听器帮助听力不好的人正常听到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听障人士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状况下,对很多声音都没有反应,比如:听不到开水烧开的警报声、听不到马路上车辆过往的声音等等。这些状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所有就有了助听器的发明。从喇叭形助听器、电子助听器、晶体管助听器、全数字助听器,助听器越来越小,越来越实用,很好的帮助了听了不好的人们。
4.交流:视力障碍的人们阅读、行走非常不便,盲文帮助他们阅读和行走;听力障碍的人们无法听清声音,助听器来帮助他们倾听;生活中还有一些身体障碍的人,他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坚强的生活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用各种技术改善着残障人士的生活,努力使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五、总结建议:(预设2分钟)
1.总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可以获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受,帮助我们感知周围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运用多种感官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事物信息。各种技术发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得信息,也可以改善残障人士因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困扰。
2.建议:课外了解更多帮助我们感知事物的各种设施设备,了解我们生活中为解决感觉器官障碍而创造设置的设施设备。
【板书设计】
2.通过感官来发现
眼 —— 视觉信息 耳 —— 听觉信息
感觉器官 舌 —— 味觉信息
鼻 —— 嗅觉信息 皮肤 —— 触觉信息
43
观察记录单
物品 从图片中 看到的 通过看 想到的 用感官感 受到的
盲文由来
六点盲文的发明者是: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译为刘易斯·布莱叶。他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工具时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叶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叶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