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贝雷桥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终稿

贝雷桥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终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1:19:52

平台高于河水位1.5m ),宽18m,侵占河道117m,(前进端用钢筋笼装块石防护),即第一阶段施工1#~4#墩(三跨),留右岸40m河道行洪。第二阶段施工右岸5#台,须架设45m临时施工便桥到右岸,机械及施工用电到达右岸,运输砂石骨料水泥等至右岸施工区域。材料及机械过河后拆除临时施工便桥。右岸5#台为扩大砼基础,施工填筑砂砾石平台仅高于水面50cm。同时施工左岸0#台。

2.4 桩基础施工

2.4.1 桩基施工方法

桥墩桩基础采用HS843HD抓斗施工;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水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2.4.2 施工平台及导墙

条形桩基础平面尺寸为1m*2.8m,导墙结构为4块C25预制混凝土条形导墙,组合而成,顶宽0.3m,高度1.0m,组装合成后导墙内净宽1.1m,长度8m。导墙平行于条形桩基础轴线,且对称布置,其允许偏差为±1.5cm。 2.4.3 施工用水

施工现场采用尼洋河河水,在围堰下游安置潜水泵将水输送至桩基工作面。 2.4.4 泥浆制备和使用

由泥浆搅拌站统一供浆,供浆及回收管路直径为φ100mm。 本桩基使用添加正电胶的优质膨润土泥浆。 ⑴泥浆制备

a、正电胶泥浆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搅拌程序和搅拌时间,制备时需严格控制。

程序:清水+膨润土+纯碱,3种组分先搅拌5分钟,然后加烧碱和正电胶再搅拌5分钟;

b、应按规定的配合比配制泥浆,各种材料的加量误差不得大于2%。 c、泥浆处理剂使用前宜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以提高其效果。纯碱水溶液浓度为20%,CMC水溶液浓度为1.5%。

⑵泥浆使用、检验

a、新制膨润土浆需存放24h,经充分水化溶胀后使用。

b、储浆池内泥浆应经常搅动,保持指标均一,避免沉淀或离析。 c、在钻进过程中,槽孔内的泥浆由于岩屑混入和其它处理剂的消耗,泥浆性能将逐渐恶化,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被使用过的泥浆通过泥浆净化系统,将土颗粒和碎石块除去,然后把干净的泥浆重新送回到槽中。

新制正电胶泥将性能指标

密度g/cm3 1.04

2.4.5 工序施工方法

1、导墙安装:

在桩基施工位置开挖深1m、宽2m、长8m的基槽,将预制混凝土导墙起吊,在桩位位置组装,导墙端头部位用钢轨和方木支撑、定位,用沙袋封堵端头,安装好后在导墙外侧回填粘土夯实。

2、造孔成桩:

采用HS843HD抓斗“纯抓法”快速成槽,抓槽过程应及时向槽内补浆,保持槽内液面高度在导墙以下0.5米以内,严防塌孔;桩孔终孔检查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桩位、桩深及桩形全面检查验收,孔斜率小于0.4%,合格后进行清孔换浆。

3、清孔换浆

马氏漏表观粘塑性粘动切力 斗粘度S 度MPa.s 度MPa.s 40-50 18-23 7-9 10-15 静切力 8-12 失水量 20-21 PH值 9.5 桩基础清孔换浆采用 “气举法”。孔形验收合格后,先用抓斗将槽孔底沉渣抓出,沉淀后检查泥浆性能,如不能达标则再采用“气举法”清孔或对槽孔用新鲜泥浆进行置换。

清孔换浆结束后1h,在槽孔内取样进行泥浆试验。结束标准:槽孔内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使用膨润土时,孔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15g/cm3;泥浆粘度32~50s(马氏);含砂量不大于6%。

4、吊装钢筋笼

钢筋笼现场制作,保护层80 mm(每2米于主筋是焊接6道耳朵筋—用22钢筋弯成耳朵形状,长40CM,高7CM),错接头50%,每2米用Φ22钢筋设加劲箍一道以防吊装变形,钢筋接长采用20钢筋帮条搭接焊,钢筋加工过程不能停止清孔。钢筋笼吊装就位后应固定,检查桩中心(重视防止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5、混凝土:

桩基C25混凝土由混凝土生产系统拌制, 9m3砼罐车输送至浇筑槽口,经分料斗和溜槽将混凝土输送至漏斗,浇筑导管均匀放料,有利于保证混凝土面均匀上升。

混凝土性能指标满足下列要求: (1)入槽坍落度180~220mm; (2)扩散度340~400mm;

(3)坍落度保持150mm以上,时间应不小于1小时; 6、混凝土浇筑 (1)浇筑导管装配

混凝土浇筑导管采用快速丝扣连接的Φ250的钢管,导管接头设有悬挂设施并装配O型橡胶密封圈,保证导管接头处不发生水泥浆渗漏。

每个桩基设1套导管,在导管的顶部设置数节长度为0.3m~1.0m的短管。导管安装位于桩基中间,底口距槽底控制在15~25cm范围内。

(2)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浇筑采用压球法,导管放入隔离塞球。开始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导管内注入适量的水泥砂浆,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以使隔离的球塞被挤出后,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

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槽孔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并连续上升至桩顶以上30—50cm。

(3) 浇筑过程的控制

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保持在1~6m之间,以免泥浆进入导管内。 槽孔内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各处高差控制在0.5m以内。每30min测量一次混凝土面,每2h测定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在开浇和结尾时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槽孔内。 2.4.6 桩基质量检查

桩基终孔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深度、厚度和孔斜。

桩基设计厚度100cm,桩基应平整垂直,防止偏斜。孔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cm。

(1)槽孔的位置

在槽孔两端设置测量标桩,根据标桩确定槽孔中心线并且始终用该中心线校核、检验所成墙体中心线的误差。孔位的轴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cm。

(2)孔斜测量

桩基造孔孔斜率不大于0.4%;遇有含孤石、漂石时其孔斜率应控制在0.6%以内。

(3)桩基深度控制

孔深验收应在现场监理的监督下使用专用的有刻度标识的钢丝绳测量孔深,

搜索更多关于: 贝雷桥设计施工专项方案终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平台高于河水位1.5m ),宽18m,侵占河道117m,(前进端用钢筋笼装块石防护),即第一阶段施工1#~4#墩(三跨),留右岸40m河道行洪。第二阶段施工右岸5#台,须架设45m临时施工便桥到右岸,机械及施工用电到达右岸,运输砂石骨料水泥等至右岸施工区域。材料及机械过河后拆除临时施工便桥。右岸5#台为扩大砼基础,施工填筑砂砾石平台仅高于水面50cm。同时施工左岸0#台。 2.4 桩基础施工 2.4.1 桩基施工方法 桥墩桩基础采用HS843HD抓斗施工;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水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2.4.2 施工平台及导墙 条形桩基础平面尺寸为1m*2.8m,导墙结构为4块C25预制混凝土条形导墙,组合而成,顶宽0.3m,高度1.0m,组装合成后导墙内净宽1.1m,长度8m。导墙平行于条形桩基础轴线,且对称布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