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双向细目表和归类表

语文双向细目表和归类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5:49:13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荀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登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

(《孟子·告子上》)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北冥有鱼, 其名曰鲲 。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了解文中首要词语的含义 了解文中首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 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术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岳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体将身躯匍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象形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伏,象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汇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及“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课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树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地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却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苍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预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有删节)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解析: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答案: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注意联系段落和全文中心)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答案: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解析: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策略: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第一问:拟人、比喻 第二问: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解析: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搜索更多关于: 语文双向细目表和归类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荀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