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3.什么是氧化物
4.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缓慢氧化?(至少举出三例) 二、学习研讨 回顾旧识: 1.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2.填写下表:
实验 炭燃烧 硫燃烧 铁燃烧 磷燃烧 反应表达式 蜡烛燃烧 分析讨论: 上述前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定 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特 点:多变一
分析讨论:表中五个反应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定 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探究: A、观察CO2、H2O、P2O5、Al2O3有什么相同之处?
B、KMnO4与NaCl与它们有什么不同?
C、试一试归纳出氧化物的概念
三、学情检测、分层评价 一、选择: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4.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 5.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氢气+氧气→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6.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气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氧化镁 C. 过氧化氢 ———→ 水+ 氧气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7.下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9.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水→氢气+氧气
C.磷+氧气→五氧化磷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0.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植物呼吸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硫燃烧 二、填空:
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 方
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 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 (2) 。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
(1)瓶底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2)瓶壁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点燃 1.以下反应: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 二氧化碳 碳 + 氧气 二氧化锰
的四个共同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三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含量的多少有关,请举两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它在氧化反应
中提供氧,具
有氧化性。
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
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课 题】课题3.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 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 实验操作。 3.认识分解反应。
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和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 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 --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课 型】新课。
【教 法】讲解,讨论,探究。
【教 具】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大试管,木条,酒精灯,火柴, 棉花,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铁架台,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出示两瓶无色气体氧气和空气,如何用实验鉴别?
你知道这瓶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2--5
为什么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加入二氧化锰?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提出猜想与假设:
1.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加入它能制取更多的氧气。 2.二氧化锰在此有特殊作用,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加快。
3.二氧化锰是反应物,加入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验证(1) 实验A: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
验证(2) 实验B:室温时在盛有过氧化氢的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C:室温时,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比较反应快慢。 验证(3) 实验D:在实验C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 演示实验,填写表格. 实 验 内 容 A: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 B:室温时在盛有过氧化氢的溶液的 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实 验 现 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实 验 结 论 加热二氧化锰不能放 出氧气 常温是过氧化氢溶液 不易产生大量氧气 C:室温时,过氧化氢溶液中加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带火 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