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as9研究历史(转自一个研究生作业)(这是今年5月份写给吴畏老师的) - 图文
图8 Csn2参与整合spacer模型
移花接木,给细菌打“疫苗”!
于是就有人在想,既然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免疫体系,既然大肠杆菌中这个体系看似不够强悍,能不能移植啊?
答案是肯定的。2011年,NAR杂志上,法国的一个课题组【4】正是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将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热链球菌中的Type-II CRISPR系统利用质粒系统移植到了大肠杆菌当中,发挥了作用!于是他们很愉悦的得出了结论——CRISPR是可以用来给细菌打疫苗的,我们了解他的天敌,就可以主动防御,先发制人。 同时,几乎是“顺带”,他们还发现了2件事情,
1、Cas9“一粒起效”——作为唯一需要的,足以起作用的剪切蛋白(强悍性充分性)。 2、Cas9“左膀右臂“ ——起作用依赖McrA/HNH- 和RuvC/RNaseH这两个motif. 。从此Cas9也从那么多Type【16】的CRISPR的蛋白中,款款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图9 利用质粒实现Cas9-嗜热链球菌CRISPR系统往大肠杆菌的移植
所以说第一次,他们证明了CRISPR不但可以免疫自己,还可以异源表达,免疫他人,这就是“疫苗”啊,很有意思。
然而从故事的后续发展来看(如果我梳理的逻辑中没有落掉太多东西),他们实在浪费了一块宝藏,大材小用了。而这篇文章结果的重要性也被研究者本身严重低估了。不能说他们愉悦的结论和细菌的疫苗不重要,只能说他们只看透了一层,没有看到更深的一层,没有看得更远。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虽然他们没看到,但是有人看到了。并且真正成功的奥秘就在于那两件顺带的发现。
“一粒起效”,果断改造——从此剑锋直指!
如果要在CRISPR系统的研究中树一块里程碑,我想【2】他是。如果要在这个故事里有个转折,我想他【2】也是。从这里开始,CRISPR的传奇将开始上演,新一代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帷幕即将拉开!
2012年8月17,一篇看似低调的Science,看那些胶图和data也没什么意思,这里用我的语言简单总结一下他们主要做了些什么:
是的,流水账一样,到这里这文章看起来没啥难度,也没啥亮点。但是,细心地你发现了吗,到这里,他们已经一步一步的把Cas9作为定向内切酶的每一步机制,方方面面都搞清楚了。
插一句,又有一个被忽略(至少在这篇文章里没大动作)的意外惊喜——2个“左膀右臂“domain是各切一条链,HNH domain 切 complementary DNA strand, RuvC-like domain 切 noncomplementary DNA strand 。
接着说,他们把方方面面都搞清楚了,但这仅仅是一个机理研究吗?错!他们有非常明确地目的——剑锋直指!可以人为定制的特异性内切酶!为我所用,指哪打哪。
他们紧接着就利用这些发现,设计,做了体外切割GFP基因的实验,果然获得成功。并且都是按照预想的设计的切口切开,这难道不是“想切哪里切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课题”?。
同时,推断由于限制性的PAM的序列NGG很常见,基本上利用的限制很少——有望可以实现见人杀人,见鬼杀鬼!并且2个必须的RNA已经可以“双剑合璧”,这样可以使构建的RNA更方便也更稳定。一个新型“大杀器“呼之欲出。
图10 crRNA 和 tra crRNA的“双剑合璧”【2】
(对了,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13】,和【2】内容非常相似,同年9月4号的PNAS,如果没什么意外,应该是晚了一步。看来做科研,不但找准方向,下手稳准狠,动作还要快啊!) 好了,现在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再笨我们也猜到他们的目的了——构建一个可以按需定制的DNA定点剪切工具。然而又一次,我们要说,技术和发现放在那,决定高度的是你能看多远。(也有可能他们想到了但还没做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基础已打好,序幕已拉开,热场已完成,真正的好戏就要开演了。
三、 “洲”际导弹,秒杀众生
——多种真核、原核细胞中的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利器
刚才的序幕估计只是让关注该领域的人激动兴奋了一下(而且好多人也正是从关注这篇文章开始进入领域,开始抢滩),然而真正让CRISPR系统走进所有人的视野,发出不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