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毒理学基础习题1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单纯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C.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代谢活化是指 C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8.常见的诱导剂有(了解) ABC A.苯巴比妥 B.3-甲基胆蒽 C.六氯联苯 D.DDT
9.外来化含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10.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1.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12.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 B.作用时间 C.选择作用 D.蓄积作用
13.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4.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5.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
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 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 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16.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A,初期是B,后再分布为A)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7.化学毒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
18.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C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
19.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20.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 A 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于100
21.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D
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D.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
22.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C
A.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B.测定尿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的情况 C.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
D.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 23.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D 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
24.影响化学毒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 A A.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吸收途径 C.剂量 D.作用时间
25.用 “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 D A.效应
B.反应 C.量效应 D.质效应
26.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A 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27~33题
A 简单扩散 B 滤过 C 主动扩散 D 载体扩散 E 胞饮和吞噬 27.凡是分子量小的(100-200)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B 滤过 )
28.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C 主动扩散 ) 29.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A 简单扩散 )
30.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 D 载体扩散 ) 31.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 E胞饮和吞噬 )
32.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C主动扩散 )
33.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C 主动扩散 ) 名词解释 1.生物转运 2.代谢活化 3.物质蓄积 4.功能蓄积 5.生物转化 问答题(红色重要
1.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2.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和研究分布过程和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3.外源化学物经 肾脏排泄的主要过程。 4.何谓肝肠循环?
5.何谓肝外代谢?何谓生物转化的双重性? 6.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7.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8.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诱导和抑制特性的毒理学意义 9.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
10.为什么说呼吸道是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 11.列举出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12.列举六种 II 相反应。说明哪些是微粒体或细胞质,以及它们的产物通过何种途径排泄。 13.列举影响生物转化率的因素。每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生物转化的 论述题
1.试述化学毒物在体内的来踪去路 。
2.化学毒物生物代谢的双重性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 3.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