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三5月调研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三5月调研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8:03:28

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注]①金鞍:黄金装饰的马鞍。②银壺:古代用以计时的水斗。③白玉钩:白玉制的带钩,酒席上的游戏用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一岁林花即日休”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染力强。 B. “未放愁”语意丰富,既指春花愁情尚未释放即已凋谢,也指赏花者的愁情尚未显现。 C. 颈联用词极见功力,“衔”“傍”生动地描写出春末暝色四合、阴云低压的凄迷之景。 D. 尾联注重色彩搭配,“金鞍”“银壶”“白玉钩”等意象,色彩华贵极具富丽之气。 15. “怅惘”是本诗的情感基调,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14. B 15. ①以“即日”为题,开篇亦云“一岁林花即日休”,强调所有林花在一日之内迅速凋谢,【答案】

引发诗人的迟暮之感,奠定全诗怅惘的情感基调。②颔联写诗人反复低吟,仔细把玩,满腹惆怅,表达出对落花的爱惜、留恋与同情。③颈联渲染春末暮色弥漫、阴云笼罩的凄迷之景,侧面烘托出诗人心绪的低沉郁闷。④尾联写游人已去,独自无聊,想排遣春愁却无处呼酒买醉,隐含着无限的凄凉与落寞。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尚未显现”有误,诗中指赏花者的愁情无法排遣。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惆怅”的,注意结合全文分析即可,首联“一岁林花即日休”写所有林花在一日之内迅速凋谢,奠定全诗怅惘的情感基调,“怅淹留”直接写“惆怅”;颔联“真无奈”“未放愁”表达出对落花的爱惜、留恋与同情,写出“满腹惆怅;颈联“山色正来”“春阴”写凄迷之景,烘托出诗人心绪的低沉郁闷;尾联“金鞍忽散银壶漏”“谁家白玉钩”写游人已去,独自无聊,想排遣春愁却无处呼酒买醉,隐含着无限的凄凉与落寞。全诗围绕“惆怅”展开,“惆怅”是全诗的基调。

的【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青苔和野草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用心一也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背绳以追曲兮 (4). 竞周容以为度 (5). 苔痕上阶绿 (6). 草色入帘青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

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鳝、竞、苔、帘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 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 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

的公写作中也有笔不逮意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 者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B. 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 C.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 B.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 C.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但留下了呆气。 D.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还有雅气,更留下了正气。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特立独行 心灰意冷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B. 独树一帜 心灰意冷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C. 独树一帜 大彻大悟 力不从心 引车卖浆 D. 特立独行 大彻大悟 志大才疏 稗官野史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A项,“所以”不合逻辑,根据上下文语意,这里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主次倒置,从语意上看,重心应该是香菱,所以主语是“钗”就不恰当。同时,语序不当,“曹雪芹笔下”应该放在“其他”前面。C项,“香菱”被“钗”写,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A项,主语是“人贩子”,与上下文不够连贯;C项,根据上下文,强调的应该是是正面的因素,歌点不应该是“呆气”,所以不恰当;D项,“呆气”与“雅气”应该是对立的,“正”与“雅气”不存在递进关系,所以不恰当。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第一处,特立独行,形容人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单独竖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修饰的是“惊人之语”,应该用“独树一帜”。第二处,心灰意冷,形容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结合文段意思和《红楼梦》有关内容来看,应该用“大彻大悟”。第三处,志大才疏,志向虽然远大,可是能力不够。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够不上。这里与“志向”无关,应该用“力不从心”。第四处,引车卖浆,指平民百姓。稗官野史,指小说之类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这里指的是人,应该用“引车卖浆”。故选C。

20.下面是某大学祝贺某中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贺信,其中有五处不符合语体要求,请找出来并改正。

贺信

亲爱的立才中学:

欣闻贵校举行建校一百周年庆典,谨向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薪火相传,立才中学秉承“立百年志,育栋梁才”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一些优秀人才,发展成了一所历史辉煌、声名卓著的学校,令我们深感自豪。

我们相信,贵校定能乘校庆东风,继往开来,更上层楼,永续辉煌。 我们希望贵校能向敝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愿两校友谊长青! 祝贵校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贵校事业兴旺发达!

【答案】①亲爱的立才中学 去掉“亲爱的” ②祝福 祝贺 ③一些 大量 ④自豪 钦佩 ⑤敝校 我校

的湖海大学

2018年12月12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注]①金鞍:黄金装饰的马鞍。②银壺:古代用以计时的水斗。③白玉钩:白玉制的带钩,酒席上的游戏用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一岁林花即日休”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染力强。 B. “未放愁”语意丰富,既指春花愁情尚未释放即已凋谢,也指赏花者的愁情尚未显现。 C. 颈联用词极见功力,“衔”“傍”生动地描写出春末暝色四合、阴云低压的凄迷之景。 D. 尾联注重色彩搭配,“金鞍”“银壶”“白玉钩”等意象,色彩华贵极具富丽之气。 15. “怅惘”是本诗的情感基调,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14. B 15. ①以“即日”为题,开篇亦云“一岁林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