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标项目部 XXXXX年xx月xx日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桥梁引道土方作业施工。
2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 《招标文件》; (4) 《投标文件》; (5)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 (6)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3编制原则
(1)严格按招投标文件及相关的技术规范。
(2)坚持质量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目标保证措施,全面控制施工质量,实现质量目标。
(3)坚持工期控制的原则,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实现即定的工期目标。
(4)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从管理和各种资源配置入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4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箱梁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台座制作→钢筋骨架制作及管道定位→安装侧模端模→吊入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混凝土浇筑→养生→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移梁。
4.2钢筋加工及安装
①钢筋在加工棚内弯曲成型,钢筋成型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相符,采用1:1绘制钢筋大样,所成型钢筋与之比对,误差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②当模板首次使用时,必须箱梁模板在台座试拼,经检查合格无误之后在拆除,箱梁底腹板钢筋骨架将在台座上直接绑扎成型。≧Φ12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Φ12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焊接或者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
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在35d并不小于50cm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绑扎接头不大于25%,焊接接头不大于50%,在受压区绑扎接头不大于50%,焊接接头不受限制。
③在底腹板钢筋绑扎前,注意预埋件的安放,要保证预埋件的位置、高度正确。在顶板钢筋伸缩缝、防撞护栏的锚固钢筋预先埋入。另外要按设计要求预留通气孔、泄水孔的位置。
④预应力管道定位要准确,线形平顺。波纹管接头处的连接管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用胶带缠裹紧密,以防水泥浆渗入阻塞管道。
⑤底腹板钢筋绑扎完后先自检,检查时,做好现场检测记录,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并认可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⑥注意锚垫板后的螺旋筋必须顶紧锚垫板,锚下加强钢筋位置及数量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绑扎。
⑥钢筋绑扎好后,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采用高强度塑料垫块,垫块按梅花型布置,但每平方不少于4个。
4.3模板安装
模板进场后先进行试拼装,调整好线形和尺寸,进行抛光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模板要刷脱模剂,以便方便拆模,保证箱梁外形美观。外模板安装时底部采用木楔进行支撑以便于拆除。为保证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模板不位移不变形,在安装就位后上、下拉杆在保证厢室尺寸的情况下拉紧。为使安装后的模板接缝平顺严密不漏浆,我们已用双面胶、原子灰等材料将模板接缝等处磨平密封。
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内模上浮现象,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内模板顶部压上采用20cm工字钢制作的压杠,每2m一道,用紧线器拉紧,如此,可将内模与外模连成一体。外模、端模与台座角钢及模板与模板之间贴橡胶条和高压海绵双面胶,防止漏浆。预制箱梁模型施工示意图
4.4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①混凝土拌和、运输
本预制场箱梁预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搅拌站采用上料、搅拌系统半自动化控制的拌和机生产,采用混凝土搅拌罐车运送,用混凝土放料浇筑。
②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首先对支好的模板、成型钢筋笼尺寸、预埋件及预留孔道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其结果应满足图纸设计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查时做好现场检测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并认可后,即可进行砼浇筑。
混凝土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混凝土要求和易性良好,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0 mm,并确保浇注过程中不离析不泌水。
混凝土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方法进行浇筑,混凝土从模板一端向另一端采用大斜坡连续进行浇注。混凝土在浇至接近另一端时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顺序下料,在距梁端3-4米处浇筑合拢,一次整体浇筑成型。高频振捣器由专人负责,两侧各设一人,随时检查腹板的密实情况,由放料人统一协调指挥。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底板与腹板混凝土浇筑的前后距离不得超过5米。振动棒振捣间距(20厘米左右为宜)要均匀,保证振捣时间,确保不漏振、不过振。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顶板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要经常检查模板、管道、锚固端垫板及支座预埋件等,保证其位置及尺寸不变形移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砼浇筑完成后要将表面抹平、拉毛,适时收浆后覆盖,同时填写砼施工记录。 特别注意的是先后两段及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在常温下不得超过1小时,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隔时间应控制在前层砼初凝或能重塑之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