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七巧板 板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民族团结教育)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七巧板
5 + 1 + 1 =7(块)
课后反思:
□
5 +1 + 1=7(块)
第五课时: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 爱国教育 ) 二、谈话导入。 三、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五、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六、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