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经济学(1)
《工程经济学》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1章 绪论 熟练掌握工程、技术和经济的基本概念;熟悉工程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了解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现状。 教学重点 经济效果的涵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建议学时 2学时 第1章 绪论 教学方法 提问法、板书 四、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五、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六、为何学习工程经济学 七、学习工程经济学的方法 演示设计 一、有关概念的含义 板书设计 二、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概述 三、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讲述)大家已经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在资源条件既定情况下的投资决策,需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即如何为实现既定目标选择方案?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经济上可行是技术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在建筑工程活动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选择。 设计人员:设计方案的选择,工艺流程的选择,设备方案的选择 技术人员: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课程导入 管理人员:项目投资决策,生产计划的安排,人员调配等等 不同的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各种方案)可能涉及不同的投资,不同的经常性费用,受益,那么就存在着这些方案是否划算的问题。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一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为合理的方案。这个选择的过程不能靠主观臆断,而是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何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工程经济学所解决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各种工程项目、技术活动、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可以统统看成为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的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方案的评价问题(是否可行),二是工程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问题(优选)。 河南工业大学 1 《工程经济学》
教学内容:
一、有关概念的含义
? 工程(Engineering):是指人们应用科学的理论、技术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来完成的大而复杂的具体实践活动,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工程常常和技术联系在一起。
1、工程经济活动:就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所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涉及四大要素:
? 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 活动目标: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不同的。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自然环境: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
? 实施活动的环境: 经济环境:评价技术实践活动成果的价值
? 活动的效果: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
因此,工程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工程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负效果。
2、工程经济学:研究如何使各项工程技术实践活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即从如何从经济角度选择工程最佳或满意方案的原理方法。是一门工程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工程学----研究如何把自然资源转变为有益于人类的产品的学科. 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
河南工业大学 2
《工程经济学》
多样的需要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核心是有限资源的最佳利用)
? 在这门学科中,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它的性质属于应用经济学
的一个分支。
? 技术经济学在西方称“工程经济”、“经济性分析”,在日本称“经济工
程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称“技术经济计算”或“技术经济论证”。
二、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概述 1、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论技术。
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气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普及),带来了经济繁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
?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土木工程师亚瑟.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费用分析法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并提出了工程利息的概念,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 1920年,戈尔德曼(O.B.Goldman)教授在《财务工程学》著作中,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 3
《工程经济学》
了工程结构的投资问题,并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他《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工程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格兰特教授(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第一次对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做了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
? 二战后,各国都很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据测算50~70年代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为50%~70%左右。在此之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在同一时期,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经济论证程序与分析评价方法。
? 1978年布西(L. E. Bussey)出版了《工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经济评价、优化决策以及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 1982年里格斯(J. L. Riggs)出版了《工程经济学》,系统阐明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管理、经济决策和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等。学科水平向前
河南工业大学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