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继电保护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度与等值的工频角延迟为隔角最小为180??(7??15???b?7??15??l?6?,即 100l?6???y 100l?6?。因而外部短路时两侧收到的高频电流之间的间100l?6?)100时,保护不应动作,所以要选择保护的闭锁角
?b?7??15??一般裕度角?y取15°,可见线路越长闭锁角越大。
闭锁角越大,外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越高,越不容易产生误动,对提高保护的可靠性有利,但内部短路时有可能产生拒动。
4.21 什么是相继动作?为什么会出现相继动作,出现相继动作对电力系统有何影响?
答:在输电线路保护中,一侧保护先动作后跳闸,另一侧保护才能动作的现象,称为相继动作。
随着被保护线路的增长,为了保证区外故障时不误动作,要求保护的闭锁角增大,从而使动作区域变小,内部故障时有可能进入保护的不动作区。由于在内部故障时高频信号的传输延时对于电流相位超前侧和滞后侧影响是不同的,对于滞后的N侧来说,超前侧M发出的高频信号经传输延迟后,相当于使两者之间的相位差缩小,高频信号的间断角增大,有利于其动作,所以N侧是可以动作的;但对于超前的M侧来说,N侧发来的信号经延时后相对于加大了两侧电流的相位差,使M侧感受到的高频信号的间断角变得更小,有可能小于整定的闭锁角,从而导致不动作。为解决M端不能跳闸问题,当N侧跳闸后,停止发高频信号,M侧只能收到自己发出的高频信号,间隔180°,满足跳闸条件随之也跳闸。出现相继动作后,保护相继动作的一端故障切除的时间变慢。
4.2纵联保护与阶段式保护的根本差别是什么?
答:纵联保护与阶段式保护的根本差别在于,阶段式保护仅检测、反应保护安装处一端的电气量,其无延时的速动段(即第Ⅰ段)不能保护全长,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需要依靠带有一定延时的第Ⅱ段来保护;而纵联保护通过通信联系,同时反应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电气量,无需延时配合就能够区分出区内故障与区外故障,因而可以实现线路全长范围内故障的无时限切除。
4.5通道传输的信号种类、通道的工作方式有哪些?
答:在纵联比较式保护中,通道中传送的信号有三类,即闭锁信号、允许信号和跳闸信号。在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中,通道中传送的是线路两端电流的信息,可以是用幅值、相角或实部、虚部表示的相量值,也可以是采样得到的离散值。在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中,通道中传送的是表示两端电流瞬时值为正(或负)的相位信息,例如,瞬时值为正半周时有高频信息,
.
瞬时值为负半周时无高频信息,检测线路上有高频信息的时间,可以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不同的通道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对于载波通道而言,有三种工作方式,即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和移频方式。对于光纤及微波通道,取决于具体的通信协议形式。
4.12输电线路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在系统振荡、非全相运行期间,会否误动,为什么? 答:系统振荡时,线路两侧通过同一个电流,与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的情况一样,差动电流为量值较小的不平衡电流,制动电流较大,选取适当的制动特性,就会保证不误动作。非全相运行时,线路两侧的电流也为同一个电流,电流纵联差动保护也不误动作。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