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精品文档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我们不仅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而教。而且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教,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教,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任务。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人们对小数数学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提高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收集与处
理信息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摆正教师、教材、学生、媒体的位置,优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构建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操作模式,改革并完善评价体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创设新的教学氛围,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水平,培养教师参与教
科研活动的能力并取得一定教育科研成果。
三、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
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创新教育观: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育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发现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
才。
(二)理论假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地展示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声、光、色的变化和发展来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实践使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思维,各抒已见,激发创造的欲望,使课堂成
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应用性研究,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依赖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
在整合模式研究中,课堂教学结构涉及的各个行为主体都是研究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过程等。其中主要是研究教学
过程中教师用什么方式进行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六、研究步骤与原则 第一、实施步骤
1、2002年6月~2002年9月为实验准备阶段。 2、2002年10月~2004年9月为实验阶段。 3、2004年10月~2004年12月为实验总结阶段。
第二、实施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本校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人力的实际情况,开展“优秀整合案例”的研究工作,认真总结各学科“整合”的成功经验,不断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二是研
究过程中通过交流、展示、培训等形式及时将研究成果传播推广。
七、研究内容
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
展。
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教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
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造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心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路,我遵循知识的“再现性一发现性一创造性”原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出了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
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了算理、形成了技能。 创设自主操作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就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3、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需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较复杂的行程应用题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逼真地展示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行还是相背而行,是同时出发还是先后出发,是相遇还是相距等等问题,例如,数学应用题;甲乙两地相距800米,小明和小华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先走2分钟后,小华才出发,已知小明每分钟走45米,问经过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为了学生更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运动状态,我利用电脑在屏幕上先甲、乙两地相距800米的线段图,再展示两人站在甲乙两地。接着让小明先移动2分钟的路程,用蓝色光线闪烁出来,并标出2个45米。然后,演示小华这时与小明同时出发,屏幕上出现两人不断同时靠近的图像,并且配合提出问题“他们同时出发的路程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接着分步演示,在他们同时出发时画面上每人各走一分钟距离,电脑就闪烁定格得出速度和。学生观看了屏幕上生动逼真的图像后,兴致勃勃地积极思考,发挥想像,很快就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凭借直观,大胆创新,想出了多种解题思路,想象力和思维
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八、成果分析
(一)研究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1、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在课堂上,学生对现代教育媒体兴趣浓厚,观察细致,印象深刻。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并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数学的乐趣。
2、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大大的发展,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敢于想象,大胆猜测,学生的
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研
究,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以下是我班经过近2年实验后,实验班在数学课堂和考试中的比较数据:
创新课堂清楚表思维独特发言情况 达自己观点 见解 30% 75% 较差 良好 考试 合格率 87% 对数学上课项 目 感兴趣 思考情况 实验前 实验后 23% 74% 很差 较差 较好 良好 100% 以下是我班经过近2年实验后,三年级时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对比班)在数学课堂和考试中的比较数据: 考试 创新对数学上课课堂清楚表项 目 思维独特合格感兴趣 思考情况 发言情况 达自己观点 见解 率 对比班 实验班 精品文档
30% 74% 一般 较好 较差 良好 38% 75% 一般 良好 85% 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