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5 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矣、耻”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前两部分,把握它们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
2.出示课件2:这篇课文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两部分,从中获取营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课件3: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4: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这三句话,思考:这三句话分别是从哪个方面介绍的? 3.生总结,汇报。
(板书:①谦虚 ②求实 ③勤奋) 4.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5.生总结,汇报
(板书: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四、拓展。
出示课件5: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部分。
2.掌握重点词语,预习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 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6:
1.谁来说说第一部分的意思? 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部分,这两部分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部分,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出示课件7:
1.根据注释,理解生字词。 恒:恒心。
士人:泛指知识的阶层。 下流:下等,劣等。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 出示课件8: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所述对读书人读书有什么要求? 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 板书:有志 有识 有恒
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生总结,汇报。
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不放弃,能成功
四、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畅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9: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部分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的意思。 【板书设计】
26 忆 读 书
【教学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