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不久前,予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8 . 徐阿婆为了维护自己的清名,做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 9 . 文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用什么用意? (2)“我之羞愧,因亦如此……”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11 . 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2 . 如何理解文中的“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这句话?此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①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②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第 5 页 共 13 页
③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④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⑤高三刚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蚂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⑥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⑦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负担,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⑧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原来的父亲,带来了慈爱的这一个。
⑨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⑩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第 6 页 共 13 页
13 .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了哪三件事?
14 . 选文第④段插入“我”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15 . 请概括回答选文⑦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16 . 请简要分折选文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 17 . 谈谈你对选文⑨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的理解。 18 . 请你说说结尾第⑩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郭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第 7 页 共 13 页
(1)前人之述备矣(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 (4)岁衣缣一匹(______) 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1 .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
于 姑 苏 近 郭 买 良 田 数 千 亩 为 义 庄 以 养 群 从 之 贫 者。 22 . (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23 . 《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四、句子默写
24 . (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 《蝶恋花》) (2)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 《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烟老树寒鸦。 (白朴 《天净沙?秋》) (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 《水调歌头》)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明志向“________________”,将个人幸福与民族兴衰紧密相联,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五、诗歌鉴赏
25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第 8 页 共 13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