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7年度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和一般项目申报指南
5.1 现代纺织技术
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高功能性新纤维、可再生纤维、高性能产业用纤维及纺织品加工技术;多功能染整生产技术及染化料助剂;高效、节能染整技术及染化料助剂。
5.2 食品和轻工和加工技术
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包括:造纸行业、食品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如食品功能因子研发,超高压、超临界、微波等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研究与应用,轻工和食品用发酵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现代皮革生产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皮革鞣制新技术及高档皮革制品开发,环境友好皮革专用化学品的研发及其应用,制革生产工艺绿色化技术;(3)塑料新型材料及加工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符合RoHS指令要求的环保型塑料材料,工程塑料合金及塑料改性、功能化、精细加工技术,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关键技术。
6.能源、建筑与交通 6.1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针对我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现状,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技术方向包括:太阳能光、热发电基础材料和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水能和风能利用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生物质能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氢能等清洁能源制取、贮运和利用等装备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6.2 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为具体落实国家“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20%的目标,重点支持高效节能的关键技术,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能源可持续供应技术体系。重点支持技术方向包括:电力电子高效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耗能工业节能新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效洁净燃煤与燃气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效节能型LED材料和照明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6.3 建筑与交通领域
重点支持技术方向:住宅和土木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节能、保温型新型无机建筑材料研究及产品开发等;高绝热性能的墙体材料;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及体系;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多层纳米复合镀膜低辐射玻璃;新型微晶玻璃材料;建筑隔热功能涂料。
围绕交通建设领域的热点科技问题,重点支持交通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以及新型交通材料的研发,包括: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及产品开发等;与磁悬浮和超高速铁路配套的相关材料和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
(二)现代农业科技攻关 1.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化
围绕构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重点支持: 1.1 植物生物技术
以作物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开展主要农作物优异农艺性状新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创建优质、高产、高效、抗病虫主要农作物新种质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重大病虫害功能基因组学,开发重要功能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分子设计”新物种和类型,转基因技术创新及生物安全技术研究,包括转基因水稻、油菜产业化安全性、农业转基因生物定量标识研究,主要转基因农产品定量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
1.2 动物生物技术
研究猪、奶牛、羊、家禽等的功能基因组学,定位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体系;动物体细胞克隆与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动物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胚胎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名特优海水、淡水水产养殖新品种;水产多倍体育种技术。
1.3 微生物生物技术
“十五”期间完成小试的“二料”(生物肥料、药品辅料)、“三药”(农药、兽药、鱼药)、“五剂”(饲料和食用添加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产业化中试与应用。“十一五”期间新型兽用生物制品、多功能生物农药创制、多功能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二料”、“三药”、“五剂”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饲用氨基酸、酶制剂发酵菌种基因工程菌构建,新型饲料和食品用微生物应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
1.4 可再生生物质产业培育技术
新型能源燃料乙醇植物的发掘与创新,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集中厌氧消化模式研究与示范,畜禽养殖专业户规模沼气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农村固体废物沼气发酵技术研究和中试、高效沼气发电成套技术产业化,高效沼气发酵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新型生物质基复合工程材料生产技术研究,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纤维素、木质素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吸附材料制备材料,纤维素、木质素基的胶粘剂制备技术),木本植物分子育种及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木本植物优质、抗逆、抗病虫的基因工程。
2.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以优势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殖技术为重点,以保健功能成份和药用辅料及林特制品为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
2.1 农产品增值加工技术
畜产、水产、果蔬、林特、茶叶、食用菌、中草药、干果、粮油等农产品增值加工及传统加工技术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2.2 农产品功能性产品开发
农产品、海产品功能性成份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真空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和分离提纯设备。
2.3 农产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发酵产品关键技术、酶工程关键技术、生物分离关键技术及其相配套的装备;主要研究农产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物质的分离、修饰、转化、提取、纯化等技术。研究离子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分离化学技术与装备在发酵工程上的应用。
2.4 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研究
畜禽、水产、果蔬、粮油等主要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及流通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 2.5 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及关键装备研制
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关键装备研制;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应用及关键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检验技术,特别是在线、无损、快速检验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
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控农业技术
以水稻、蔬菜、茶叶、猪禽奶、水产品及食用菌为重点研究对象,围绕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和应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安全农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四个方面,重点支持:
3.1 环控农业技术
主要研究农业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农业污染物分子和免疫检测技术、农业有害生物免疫与生态调控技术,滩涂、养殖水域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林草复合优化调控技术。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种植业、畜牧业、海洋与淡水养殖产品、森林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控制技术及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主要农产品产地溯源技术体系(信息参数筛选确定与相应的编码标准技术),产地溯源技术模型建立与示范应用。
3.3 农产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
研究主要农产品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建立确定性和现场检测两类安全性检测技术体系。包括危害性微生物、黄曲霉毒素、硫甙、农残、酸价、羰基价、硝基趺喃类、单宁、柠檬苦素类似物、
甲氧基黄酮、己烯雌酚、β-激动剂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确认性检测技术,有毒有害成分现场检测技术及仪器研发。
4.农业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专项
新一代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畜禽优良品种选育,海洋与淡水水产种苗繁育及良种选育技术,用材林、经济林和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大宗优势特产新品种选育及中试,做大做强农作物、畜禽、水产、林特四大种子种苗产业,提高农产品品质,重点支持:
4.1 优势特色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中试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开展高效率、高品质和低成本、低投入,对生态环境的低负面影响的“双高三低”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分子育种、转基因和杂种优势利用等高技术育种研究;新一代优质、高产、多抗、专用蔬菜、油菜、大小麦、豆类、薯类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开发,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现代农作制度创新及其栽培、施肥、灌溉、植保等配套常规技术升级研究。
4.2 优质高效安全畜禽新品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高产高效优质猪品系选育与肉质改良技术研究,浙江优势特色家禽的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抗热抗病高产奶牛新品系选育与利用研究,家兔生产性能的优化和开发利用研究,专门化肉用羊品种的选育技术研究,特种经济动物品种选育与高效利用研究。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开发,新型饲料的开发、评估和优化利用研究,仔猪超早期断奶、饲料研究,畜禽免疫系统激活与生长代谢关系及其调控技术研究。畜禽重大疫病的病原诊断与流行规律、快速检测诊断技术研究,集约化养殖场重要疾病的控制和净化技术研究。现代畜牧业生态养殖模式、环保型养殖设备设施开发及产业化。
4.3 优质高产安全海洋与淡水渔业新品种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海、淡水养殖新品种引进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野生水生动物繁育及驯养技术,海、淡水名特优水生动物(含滩涂养殖贝类)的良种选育技术,水产养殖动物的单性育种及性别控制技术,良种的提纯复壮技术及种质鉴定技术。环保型渔业饲料及其添加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植物蛋白源来替代动物蛋白源料技术,水产养殖动物重大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甬台温舟蓝色农业产业带11类优势特色养殖品种产业群构建技术集成研究与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安全生产技术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渔业水域增值放流适应品种筛选及放流技术研究,渔业水域放流标志、跟踪及回捕技术研究。
4.4 林业与优势特产新品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竹茶菌蚕桑、中药材、特色果业、观赏植物、林木种苗、林业生态工程、竹木材加工利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