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权威版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权威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8:52:25

11级土管班期末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三章

名词解释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形成的圆 纬度:该地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

经度:该地所在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角距,亦即这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

问题 1、 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 简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答:形状:地球为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意义: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地带性分布。 大小:地球的总质量为6.588×1027g,总体积为10833×108km3,平均半径约为6371km。意义:地球质量不大也不小,从而引力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大气圈与水圈,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3、 简述地球自传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答: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的重要意义。 4、 试述地球的圈层结构。 答: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两部分。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另外,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是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是指环绕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

第四章

名词解释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地质构造: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地貌特征的总和,是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异的结果。 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

节理: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的断裂构造。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

11级土管班期末复习资料

质。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叫做火山喷发,它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骤然强烈释放的一种形式。 变质作用:当岩石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变化称之为变质作用。 地震:大地的突然震动称为地震,一般是指自然作用产生的震动,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和释放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地质作用。 地质年代: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底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问题:

1、 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沉积岩是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经搬运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基本特征为:从形成方式上讲,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次生岩石;从物质组成方面讲,其物质组成中含次生矿物和有机物质以及存在化石;从构造方面来看,其具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2、 简述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方式。 答:特点:(1)反对称性,是指在空间位置和几何形态上是对称的,而在运动方式与构造特征方面则是相反的。(2)非平稳性,岩石圈运动的强度在时间轴上是非平稳的,同时变动的空间格局也是随着时间改变的。(3)岩石圈漂移的定向性,研究表明,如果把热点作为不动参考系,北半球岩石圈总体是向西漂移的,南半球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但总体来说岩石圈还是向西漂移的。基本方式:(1)水平运动(造山运动)(2)垂直运动(造陆运动)两种运动相伴而生。

3、 图示说明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答:

4、 叙述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

答:岩石,岩石圈表层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质工具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工具。

矿物,矿物是人类生活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人类的进化及人类改造世界的程度与人类利用矿物资源的程度紧密相关。

元素,人体元素组成与地壳岩石的元素组成形成了某种平衡关系,某些地方性元素的缺失或过剩,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岩石圈运动,产生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5、 世界的地震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答:地震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带称为地震带。全球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海岭)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地震大多集中分布于板块边缘,因为板块的边缘是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方。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周围板块的俯冲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一条巨大的地缝合线,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的碰撞汇聚带,大洋中脊地震带是扩张型板块的边缘带,大陆

11级土管班期末复习资料

裂谷地震带哦是扩张型板块边缘带。

第五章

名词解释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气压梯度: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两等压面的气压差除以期间的垂直距离。

气温:大气的温度,反映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大气环流: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表明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使得大气圈内的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

季风: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气团:水平方向上大气物理属性(温度、湿度、稳定度)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块。 气旋:呈螺旋状向内旋转运动的大气。 气候和天气: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成。

问题 1、 简述大气的组成。

答:大气是由多种气体及固体微粒、液体微滴混合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N2、O2、Ar、CO2、水汽、尘埃等。

2、 试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

答:整个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以及高空的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它的底界是地面。对流层有三个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以上到50~55 km高度为平流层。 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0~85 km左右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暖层:自中间层顶到800 km高空为暖层,又称热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大气密度小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散逸层:暖层以上的最高层大气称为散逸层,又称外层。大气十分稀薄,周地心引力小,运动速度极快,经常有大气质点散逸到星际空间。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 3、 试述全球辐射平衡。

答:太阳不断的向地球提供短波辐射,其中一部分直接被大气中的云、尘埃和洋面、陆面反射回地外空间,剩余的则被大气、海洋、陆地吸收,用于升高他们的温度。于此同时,大气、海洋、陆地也在不断的向地外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试图使他们的温度降低。从长时间平均来说,地球接受的辐射能与发射出去的辐射能是相等的,因而地球表面的温度保持不变。

4、 图解说明全球气压带水平分布和行星风

系的形成。

11级土管班期末复习资料

答:见右图

5、 简述季风的成因。

答: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 6、 局地环流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海陆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引起,影响范围仅限沿海地区,但对其天气和气候有着明显影响,以一日为周期。高原季风:由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对环流和气候影响特别大。山谷风: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一日为周期。焚风: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局部差异有重要意义,对植被类型的形成及生态特征、土壤的类型和形成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风:在郊区和城市之间形成。 7、 简述什么是锋?有哪几种类型?

答:锋是冷暖气团间交接的狭窄的过渡地带,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8、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哪几个?各有何特点?

答: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气团是西伯利亚冷高压(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海洋气团)。

春季(3---5月)冷、暖两个高压之间常呈拉锯战,冷高占上峰时,多伴有风沙、雷雨、冷空气、寒潮天气;均势力敌时多形成江南、华南连阴雨。

夏季(6---8月)往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气团)多占主导位置,我国自南向北多受其影响或控制。处其边缘时,午后多有雷阵雨;受其控制时会出现高温伏旱。

秋季(9---11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东南退到海上,大陆冷气团不时南压,若为干冷高压(会变性为暖高),多形成伏秋连旱、秋老虎天气;若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在东海沿海,与冷高之间易产生切变线,形成华西秋雨。

冬季(12---次年2月)多以冷高控制,冷空气、寒潮、大风天气多见,若有西南水汽配合,可产生降雨(雪)天气发生;西伯利亚冷高压特强时,会出现全年极端最低气温。 9、 简述气候形成的地理因素。

答:辐射因素,环流因素,下垫面因素。

10、假如没有大气环流,地表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子? 提示:

1)假如没有大气环流,将不会有径向热输送,低纬地区的温度要升高,高纬地区的温度要下降,低纬与高纬之间的温度差异将会增大;

2)假如没有大气环流,也不会有水分循环,陆地上将没有河流,没有湖泊,没有沼泽,陆地将变得非常干燥;

3)假如没有大气环流,地表的湿度分带将会消失,洋流也会变弱,陆地生物多样性减弱,土壤的种类也会变得很单调。

第六章

名词解释 潮汐: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地球海平面的周期性升降运动。 波浪:海洋湖泊水库等宽敞水面上的常见运动。 洋流: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河流: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形态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1级土管班期末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三章 名词解释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形成的圆 纬度:该地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 经度:该地所在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角距,亦即这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 问题 1、 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 简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答:形状:地球为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意义: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地带性分布。 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